2019学年第一学期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教研室和学校的工作重点,在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题,以育人为归宿,提高组内教师整体素质。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教材解读能力较弱,教学目标思考不够深入。(1)更多倾向于“知识技能”目标的设定,缺乏思维能力提升方面的目标设计。(2)缺乏个性化教学目标的设定。备课过程中教师有时会照搬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或仅凭教学经验来制定教学目标,对学情的关注度还不够。(3)缺乏整体视野,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仅停留于一节课,缺少对内容的整体把握。
2.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较弱,课堂把控能力有待提高。(1)五年内青年教师往往过于关注执行教案,忽略了学生随机的发展,超出教案的处理便略显生硬。(2)40周岁以内青年教师在学生资源的选择、呈现的次序、呈现方式、评价方式、理答追问等方面的能力上还有待加强,缺乏个性化的课型。(3)40周岁及以上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往往过于单一,以师生互动为主,“小老师”讲课模式也较浮于表面,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设计较为欠缺。
3.教师的阅读自觉性不高,理论素养不够,教研成果提炼意识不强。一般在上教研课或撰写论文时才会去寻找资料来学习,理论积淀不够。青年教师虽能围绕一定主题评课,但质量不高,内容与主题关联度不高,还应形成评课稿或相应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以此来提升青年教师提炼总结、撰写文章的能力。
4.“互联网+”学习模式应用广泛度不够。中老年教师对于新技术的适应性有待加强,对“互联网+”的认识局限的停留在“ipad进课堂”的形式。
三、工作目标
1.依托集团联盟,聚焦研究主题,提升校本研究力,实现教研从“点”到“面”的关照。
2.依托区域赛事,凝聚教师团队,提升研究力,努力激发各类教师的内在发展潜能。
3.依托学科调研,关注试题研究,提升学科素养评价力,通过评价导向促进素养的教学落实。
四、重点工作
(一)常规检查
1.备课
(1)独立备课
备课 检查 | 二备 | 40周岁以下教师所有课时都要进行二备。可全部独立备课(要呈现完整的教学设计),也可在他人一备的基础上增添追问、习题或改动教学环节等。 | 40周岁及以上教师可全部独立备课,也可参考他人教学设计,但要有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二备。 | ||
反思 | 教龄10年以下教师每节课都要有教学反思。 | 教龄10到20年教师要对二分之一的课时进行教学反思。 | 教龄20年以上教师要对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教学反思。 | ||
本学期将检查两次备课本,时间定在期中与期末。 | |||||
(2)集体备课
本学期集体备课分两为两部分:日常集体备课、集中集体备课。
日常集体备课参与人员为同级部两位老师,针对日常教学存在困惑、问题及时探讨,以此为基础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教师自身特点进行切实有效地教学设计。同时加强二次备课,突出个性化学习目标。
集中集体备课内容根据各教师教研课内容选定,时间一般为教研课前1-2周。参与人员为吴安娜、徐佳、教研课执教老师及同年段老师。参与教师要根据教研课内容进行深入的教材解读,执教者需有前期的自我解读初稿供大家参考,其余老师分享自己对相关内容的解读思考,提出备课建议,细化教学设计。
2.作业
(1)常规数学家作的布置要有针对性,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
(2)关注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作业批改中尤其要关注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本学期将继续收集各年级个性化作业及学生资源,作为教研组的资料储备,也为各年级今后在作业设计上作参考。(鼓励创新)
学生 作业 检查 | 本学期将检查两次学生作业,时间定在期中与期末。 检查作业类型:数补、若干份个性化作业。 |
(二)主题教研
教研主题: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
活动形式 | 具体安排 |
教研课 | 继续开展每周二下午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并落到实处,共同研究,共同成长。要求提前一周试教,同年段老师必须同时参与,并给予重设建议。每次教研课之后执教者进行反思性分享:从“教材解读情况、教学目标制定依据、几次试教所欲困难及相应改进措施、最终执教与预期效果差距的成因”四方面展开反思。听课者进行聚焦式评课:聚焦教研主题展开互动式评课,肯定亮点、商榷困惑、重设改进。针对不同年龄段教师,评课时还应关注以下几点:(1)关注5年内青年教师对于课堂生成的处理方式,避免一味执行教案忽略学生。(2)关注40周岁以下教师的个性化课堂型态,力求形成适合自己的课型。(3)关注40周岁及以上教师的课堂互动形式,评价方式。 活动流程:提前一周试教 执教者上教研课 执教者反思 评课 青年教师培训 |
沙龙研讨分享 | 现在数学组内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人数大致持平,为了最大化的发挥两个群体的优势,本学期开展分享型沙龙研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模式:青年教师主分享、中老年教师主分享。 青年教师主分享:分享学习到的较好的前沿理论、技术、成熟课例等,如“互联网+”教学、App软件的使用、数字化教学的相关课例……体验式教学,尽量操作便捷,易学易用。(本学期主要交流技术,互动式体验) 中老年教师主分享:围绕选定的话题,畅谈自己多年的相关教学经验,商榷创新改进优劣,给青年教师多提意见,帮助她们少走弯路。(备课:知识点的熟练渠道;上课:环节、问题、互动、反馈、应变;作业:讲评订正的时间安排;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培养;家校沟通。教学系列、学生系列、沟通系列) 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提升组内的凝聚力,发挥大家的优势,互补互进, 不断提升组内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
(三)青年教师培训
1.加强五年内青年教师教学常规的指导工作。通过听随堂课、查备课、查学生作业等形式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情况,做到务实高效。五年内新教师每周除教研课外至少听两节课并详细记录师生问答,自选一节进行主题式评课并成稿。
2.五年内青年教师半天集中培训,独立完成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无网络、无参考。
3.定期交流学生日常课堂习惯培养的计划、实施方案及反思改进,如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质疑能力……
4.教学案例及反思或论文素材分享。
5.五年外青年教师分享以学生活动为线索的课型构建,分为课堂学生活动、课外拓展活动,力求打造属于自己的可行模式。
(四)学科活动及质量监控
校 级 | 数学与生活:一、认位置,丰收的果园(打卡,艺术性);二、身体上的“尺”;三、千克和克;四、运动与身体变化;五、负数的应用(小报,梅花开的温度、统计表……艺术性);六、树叶中的比(梅花树叶的比,艺术性)
运算闯关和操作活动为两项常态活动。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阶段性比赛。既保证练习的持续性,又维持了学生们的兴趣。评价方式为:运算闯关中口算部分成绩作为期末口算成绩,其余闯关内容的成绩作为平时采分。操作活动结果作为学生报告单上操作栏目的成绩。数学学科活动也作为一项质量监控点。 |
区 级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的质量调研活动 活动对象:3-6年级(具体年级调研隔天通知) 活动方式:抽样调研 |
五、具体安排
九月份
1.期初教材分析。
2.参加18学年第二学期各项学业质量调研反馈会。
3.观摩省优质课比赛市选拔活动。(暂定)
4.五年内青年教师参加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第一阶段)。
5.校内部分教师执教教研课。
十月份
1.观摩集团联盟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暂定)
2.参加常州市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
3.五年内青年教师参加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第二阶段)。
4.校内部分教师执教教研课。
5.校内主题沙龙经验分享(一)。
6.上交小数年会论文。
十一月份
1.观摩区域小学数学优质课例展示活动
2.区学业质量检测(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
3.校内部分教师执教教研课。
4.校内主题沙龙经验分享(二)。
十二月份
1.观摩集团联盟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暂定)
2.校内部分教师执教教研课。
3.校内主题沙龙经验分享(三)。
一月份
1.校内部分教师执教教研课。
2.校内主题沙龙研讨(四)。
3.期末结束相关工作。
附: 各年级数学教师名单
班 |
姓名 年级 | (1)班 | (2)班 | (3)班 | (4)班 | ||||
一 | ☆杨霞 | 陆瑜 | ||||||
二 | ★☆郑单艳 | 张黎旭 | ||||||
三 | ☆王晓娴 | 潘雅琴 | ||||||
四 | 褚宇华 | ★☆何小玲 | ||||||
五 | 徐佳 | ☆谢鑫 | ||||||
六 | 吴安娜 | 周鸾英 | 周静 | ★☆王珍 | ||||
注: ☆:备课组长 ★:年段组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