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秋的脚步,踏入新的学期,9月5日下午,天宁区小语期初工作会议如期开展,各学校小学语文学科责任人、教研组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经验分享 “心”的交流
首先,丽华二小的蒋晓燕主任和我们分享了《为了学生成长计深远》的主题发言。蒋主任从教研活动、课堂教学、阅读活动、质量监控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丽华二小语文组在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丽华二小的语文老师很好地诠释了魏微的那句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让在场老师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红梅实验小学的陶雯副校长则给大家带来了特别温馨的讲座《到山的那边去看看》,共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山的那边风景独好,教研组通过自主阅读、同伴共读、与生共读三种方式,尝试打开师生的学习。第二板块:你就是闪亮的一颗星,陶校长以一封特别温暖的信,把区活动中的亮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致可爱的姑娘、致融洽的团队、致温暖的身影……这份认可,很大程度激励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团队合作、同生共长的教研文化。第三版块:一个课题引发的蝴蝶效应,教师亲历从确定主体——充分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提炼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实现向研究性教师角色的转变。陶校长娓娓道来,让我们感受到依靠团队的智慧,校本研修也能绽放别样的精彩。
理论学习 新的征程
眼下,语文教学俨然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勤老师结合当前语文的热门话题,指出语文老师要学会如何承担这份责任。王老师带领全体与会人员先学习了陈先云先生关于语文学科要应该具备的四个特质,逐一解读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王老师又结合2019年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试卷,提出了三个要求:1、关注基本规范和基本方法的养成。2、夯实学生基础性阅读能力的发展。3、关注阅读重心的推移和高阶阅读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指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依然是统编教材培训,教师要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展开,让学习真正发生。同时,为了让教材编写意图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后练习,让课前预习更加有效,让语文要素得以落实,使教学目标有了依据,使活动设计有了抓手。
王老师还特别强调要加强起始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及拼音教学。全体老师要克服困难、认真参与、注重积累,深化研究主题,共享教育智慧,形成区域特色,“亮化”天宁小语“名片”。
教材是新的,但语文的性质不变,还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理念不变,还是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素养、读写积累、自主发展、活力开放等理念。不论教材如何改变,目标肯定是一致的,在变与不变间,让我们一起常与初心在!全区小语老师会乘着统编教材的东风,带领孩子们且歌且行!
(图文:王红,审核:陶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