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相聚博爱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初秋季节,不仅有丹桂的芬芳,更有语文课堂的精彩。9月26日上午,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教研活动在怡康校区举行,天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莅临指导。博爱小学、龙锦小学、北环小学、焦溪小学以及清凉小学的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精致课堂,各美其美
第一节课由龙锦小学的顾泓雯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一文。顾老师关注到文本的寓言特点,整体把握,以感知喜鹊和寒号鸟的两次对话为行课脉络,情感定位清晰。第一课时中,顾老师注重随文识字,识字教学详略得当,多种识字方法生动有趣。整节课围绕“劝告”这一关键词展开,孩子们在自读、互读、对话朗读中初步感受文本中蕴涵的寓意。顾老师的绘声绘色的范读仿佛将孩子们带入那冷冽的北风中,朗读指导有效而无痕。
第二节课,丽华三小的张雅静老师以四年级上册的《盘古开天地》探秘神话世界。行课中,始终紧扣关键字词,通过动作表演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盘古的“累”。老师将自主感知、合作交流相结合,尽可能地展开学习过程,充分运用“想象写话”这一环节,拓宽学生思维边界,想象混沌初开后的神奇。老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们豁然开朗,精彩的语文思维正在课堂中提升。
第三节课中,来自博爱小学怡康校区的殷翁荷老师正带领孩子们饱览《葡萄沟》的美丽富饶。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殷老师重点关注“五光十色的葡萄”和“制作葡萄干”这两个片段,在孩子们充分朗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图片、配乐等多种资源不断复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殷老师的课堂入情入境,趣味盎然。简笔画、板贴、葡萄干无不描摹着大美新疆;争当“热情好客的小导游”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课文语言,在潜移默化中体现教材育人价值,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精彩纷呈的三节公开课后,与会老师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此碰撞,饱满的文学素养在此飞扬。清凉小学的老师对《寒号鸟》一课中体现出的语文要素以及对顾老师在研读、把握教材的准确性深以为然。焦溪小学的老师对《盘古开天地》中张老师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和注重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的设计赞不绝口。北环小学的评课老师更是用清新流畅、扎实灵动、韵味无穷对《葡萄沟》一课进行了细致总结。
鲜明的儿童立场与文本的育人功能是部编版教材中的两颗明珠。各美其美的评课环节后,天宁区教研员王勤老师结合这三节课以及近期一系列的课堂演绎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王老师指出,教学要贴着孩子来教,今天的三节课是一系列精致的示范。《寒号鸟》一课抓住对话、梳理文脉,让孩子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感知。《盘古开天地》课型鲜明,双线并进,利用课后习题为教学主要抓手,让想象说话的语文素养落地生根。《葡萄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融洽,类非联文本的呈现很有思维分量。王勤老师更为中低段语文教学指点迷津: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从整体上设计,关注课文定型,也要科学地规划,合理划分课时。同时,字词教学重思维,落实“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过程。
精彩的课堂就是要在展开的过程中,让学生习得方法。高质量的课堂常规、扎实的写字教学更是语文学习的底色,王勤老师也借本次教研活动对所有青年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夯实基本功,聚焦教学目标,让课堂成为润物无声的思维生长点。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相信本次教研活动定能在老师们中留下一抹亮丽的秋色,相信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的所有语文老师也将用刻苦的钻研精神,积极探寻语文学科素养和提升语文思维的有效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水平,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审核:张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