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网站>>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四届教师发展工作室>>计划总结>>戴彩娥教师发展工作室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戴彩娥教师发展工作室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10-10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戴彩娥

一、工作室的定位

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精神,本工作室将以“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为工作宗旨,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培养致力于家校共育的班主任;加强班主任针对学生和家长的特点,不断探索当前班主任有效的德育途径,优化班主任工作手段,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开发设计和实践“父母学堂”,打造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指导家长有效进行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指导思想

本工作室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按“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管理办法”要求,以“依托‘父母学堂’实施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为工作重点,利用“教师发展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在认真思考和合理安排的基础上提升工作室内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我区班主任专业成长,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

三、工作室的目标

(一)初步架构工作室整体运营模式

1. 以微信公众号“戴彩娥班主任工作室”和区专题网站“教师发展工作室”为平台,及时发布工作室动态,逐步完善资源库建设。  

2. 以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组织的“父母学堂”行动为抓手,将市级儿童心理成长工作室的优质资源和系列活动辐射到农村校、工作室成员校乃至片区,助力更多区域内青年班主任成长。

3. 以“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管理办法”为考核标准,扎实开展活动、认真完成规定的量化指标,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丰富研究成果。

(二)启动工作室成员成长计划

1.以项目研究的方式推进工作室研究进程,探索班主任成长为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的路径。

2.依托《工作室成员研修手册》和成员预期成果表,指导成员完成三年发展规划、学期成长计划等,加强过程性管理和专项培训指导,促进成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3.根据市区班主任教研培训工作计划,采用公开课、研讨会、专题讲座、读书沙龙、观摩考察等活动,分享先进德育理念,突破学科关键问题,助力青年班主任专业发展。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制定成长计划。召开工作室启动会议。认真学习工作室相关文件,领会精神,明确工作室研究方向、工作目标,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工作室领衔人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位成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三年发展规划、学期计划和学期预期成果等,提升成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工作室内涵。   

2.注重理论学习。时刻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每学期研读1-2本专著,做好读书笔记,每月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或案例分析,并定期在工作室微信平台交流发表,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工作室成员力争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发表。   

3.开展教研训活动。

1)开展《依托“父母学堂”实施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的项目研究,领衔人以课例分享与理论指导的方式指导成员在成员校内开展实践研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交流、分享和检查阶段性情况,汇编成员的研究成果。本学期12月底收集整理第一阶段过程性材料,完成第一阶段课题阶段总结,布置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内容。   

2)加强与省、市、区名师工作室联系,积极组织成员外出考察学习,要求成员积极撰写学习报告,努力探索教师发展工作室管理新模式。

4.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和完善工作室公众号平台,是本工作室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将建立微信公众号“戴彩娥班主任工作室”,每位工作室成员每月需向网站中提供教育教学随笔、专题研究成果、校本教研成果、教学反思记录、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资料汇集到资源库,使公众号的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力争使每一-位浏览者能得到有益的启发,实现教育智慧共享。

5.关注过程性评价。工作室每位成员认真学习《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管理办法》文件,在工作室、成员学期计划和预期成果的基础上鼓励成员主动作为,在成事中成人,领衔人按照考核评价内容、要求及标准和成员的参与情况,对成员进行跟踪评价。

本学期具体安排:

序号

活动内容(及形式)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备注

1

主题:启动会议
  内容:
  1.自我介绍,认识小伙伴。

2.研讨计划,熟悉工作室。

3.理论学习,助力自我成长。

4.签订协议,三年共发展。

9月30日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研讨会

2

主题:学习观摩
  内容:

(1)观摩立德树人天宁在行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展示。

(2)常州市未成年成长指导中心“父母学堂”专题活动。

(3)领衔人讲座:如何让幼小衔接更有效。

10月9日

10月20日

10月中旬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新校区

(待定)

天宁区香溢紫郡幼儿园

观摩

3

主题:课例·沙龙研讨
  内容:
  1.成员专题课堂展示。
  2.成员理论学习沙龙研讨。

11月下旬

常州市龙锦小学

公开课执教老师:
  龙锦——吴梦洁

丽三——丁家恬 

理论学习沙龙

4

主题:课例·阶段小结
  内容:
  1.成员专题课堂展示。

2.评课:专家点评
  3.写作指导:撰写与项目相关的论文。

4.个人和工作室阶段小结。

12月下旬

常州市虹景小学

课例、讲座

公开课执教老师:虹景——吴冕

专家:袁文娟

本学期成果计划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作者

预计完成时间

成果呈现(获奖或发表)

1

《如何让幼小衔接更有效》

讲座

戴彩娥

2019.10

获奖或发表

2

家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好习惯的专题调查与研究

论文

戴彩娥

2020.1

获奖或发表

3

中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调查与研究

论文

吴冕

2020.1

获奖或发表

4

中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调查与研究

论文

姚海燕

2020.1

获奖或发表

5

高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调查与研究

论文

郭筱凯

2020.1

获奖或发表

6

低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研案例分析

案例

汤苏南

2020.1

获奖或发表

7

低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研案例分析

案例

吴亚兰

2020.1

获奖或发表

8

中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研究案例

论文

吴梦洁

2020.1

获奖或发表

9

低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研究案例

案例

丁家恬

2020.1

获奖或发表

10

中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研究案例

案例

邹莹

2020.1

获奖或发表

11

低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研究案例

论文

蒋芙蓉

2020.1

获奖或发表

12

中年段家校共同培养学生不拖拉好习惯的专题研究案例

论文

钟瑮珺

2020.1

获奖或发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