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东青实验学校新基础“精品课”开放活动交流会在思源楼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二实小高鸣鸿副校长和孙敏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同时东青实验学校校长室成员和开设展示课的老师们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下午16:10,交流会在东青实验学校陆荷芳副校长主持下正式开始。她对学校新基础精品课开放活动之后学校开展的研习工作进行了小结,并介绍了参与本次交流会议的专家。然后10位开课老师从自己的磨课过程、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语文组的张刘越老师和承薇老师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未能把握生成性资源。张老师在活动结束后能针对相似课型自觉开展后续研究,承老师铭记了专家的指导意见,在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进行了再次尝试;数学组的汤佩佩老师和管丽辉老师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他们在重难点内容的突破上都遇到了瓶颈,经过与会专家的点拨,明白了突破重难点首先要真正了解学情,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英语组的周琴老师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专家的点评指导下意识到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和阅读策略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综合组的刘依依老师和金赟老师就自己课堂教学机制进行了反思,刘老师认为学生在自己课堂上的科学素养还需得到进一步提升,金老师总结自己的课重心还需进一步下移;班队组的王舒萌老师和马小飞老师围绕班队课活动设计和实施流程谈了自己的收获,同时王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手段还需进一步完善,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加深孩子的感性认识,效果会好一些;马老师认为自己今后在活动中要善于捕捉生成资源,进一步彰显育人价值。
接着二实小孙敏副校长、高鸣鸿副校长作了高位引领。孙校长从新基础学校发展意义与价值、学校和教师们的后续发展新定位与策略、学校和教师们的后续发展机制三方面作了细致交流。她首先肯定了东青实验学校开课老师们的学习态度,高度赞扬了老师们的后续自觉重建,不同学科的老师们反思都有所侧重;然后为基地校老师们今后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希望老师们能归零重启。重新定位自己的成长,多阅读书籍,更新自己的教育主张、教育理念;(2)希望老师们能再出发。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生工作处入手,做学生的知心人,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平台;练就自己的课堂新基本功,提高自己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能力和教育机制;在团队中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勇于担当,带领团队内的老师一起开展相应学科研究。最后她对东青实验学校作为基地校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普查阶段的全实深到精品课创建的精特美到研究基地校的成立,作为基地校要有内定力,有内生力,走向基地校,要有自己的根,在日常研究中慢慢打造出校本特色,打造东青品牌,争取到后三年走向合作校时交出满意的答卷。
高校长赞许了老师们能抓住典型问题,不断打磨锤炼,在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针对老师们在反思交流中频繁出现的两个词----学生、资源,即老师们对课堂实施中的学生立场、学情解读和课堂资源的理解与把握上存在的难点进行了点拨。后续课前要磨砺自己在学生解读方面的能力,分析学生的潜在状态,分析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课上锤炼自己的资源处理能力。
最后东青实验学校商骏涛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他对在会的老师们提出了三点希望:(1)希望老师们内化新基础教育理念,互相学习,深入思考,分享他人的经验;(2)今后要做强、做优自己,扎实研究,推动研究,引领团队教师和自己向深处发展。(3)学会感恩,以高品质、高优质回报专家们一路走来的扶持与指引。
“走过每个节点,都是站在新的高度”,东青实验学校未来的发展也必将走向新的高度。 (图/管丽辉 文/周 琴 审核/陆荷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