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日趋国际化,无论是科技知识分享,还是商品的流通,甚至是病毒的传播和防控,都紧密关联,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愈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国际人道主义超越国别、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等差异,关心人最基本的生存价值,这在疫情防控当中处处可以感受到。
4月15日起,五年级级部充分利用好疫情期间的国际互助这一主题,设计了本学期的主题课程。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了解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了解地球史和生命史,使其产生地球是一个大家庭的概念,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上,突破险隘的民族主义,形成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观念。
抗疫事迹我来颂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寒假,所有人都成了宅在家中的抗疫战士。一场疫情让我们所有人都面临一堂人生大课!一场疫情让人世间的真善美熠熠生光!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一批的伟大的抗疫战士,发生了一件件感人的战疫事件。
五年级语文老师和各班学生一起回顾了在这次全国抗“疫”行动中院士、医生、护士、警察、志愿者等这些“最美逆行者、担当者”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学生感动于这些逆行者在疫情面前的迎难而上、守望相助的精神,用笔墨将自己的敬意倾泻于纸上,表达自己的敬意。
音乐老师精心挑选,细心指导,学生们唱起了动人的抗疫歌曲,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的向前走!
疫情资料我了解
庚子年初,当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武汉重灾,全国联防联控,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数学、科学和体育老师带着五年级的孩子一起对本次疫情的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
数学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疫情,孩子们在自主预习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以后,不约而同地想到用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方式去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有关疫情的数据。“一方有难八方相助”,五年级的博爱娃们制作了统计数据,感动于这种中国力量的汇聚。
科学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近病毒,深入了解病毒形态,收集各种不同形态的病毒数据,并用超轻黏土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病毒模型,引导孩子分析模仿,孩子们动脑又动手,脑洞大开。
体育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收集疫情期间的运动数据,针对“戴口罩运动”设计了一系列动作,避免大运动量造成身体不适,学生完成各种运动后微微出汗,运动量适中,能够有效锻炼身心。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抵御疾病。
抗疫宣传我最行
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球都加入了这场战“疫”,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了解新冠,更安全地保护自己,五年级级部的英语、美术和信息老师,设计了丰富的活动,来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虽然中国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全球的疫情仍在蔓延,为了帮助国外的人们渡过难关,五年级的孩子们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制作英文宣传小报,希望把我们的抗疫经验,分享给世界的其他人,生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需同舟共济,方能渡过难关。
美术老师提醒孩子了解疫情中的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以及防疫抗疫过程中的医护人员,科学家们或为此有贡献的人或事。孩子们大胆想象,创编宣传画,用手中的画笔宣传疫情中的大爱。
信息老师带着孩子观看《中国抗疫志》,让学生从客观准确的角度去理解这次疫情,作为小学生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做好防护,并尽可能的让周围更多的人去了解有关病毒防护的知识。通过课堂的讲解和老师提供的素材,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并制作抗疫相关的ppt和wps文字稿,将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知识和此次疫情的主题相结合,真的做到学有所用。
理解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责任,理解基于科学的力量,也基于文化的力量。理解是将心比心,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给别人温暖,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自己。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团队和团队之间需要理解,国家和国家之间也需要理解。理解自己、理解别人,也要理解世界、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理解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世界很大,可以包容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发展方式;世界也很小,需要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审核:张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