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小学>>丽三:立足学生当下生活,敏锐把握教育契机
丽三:立足学生当下生活,敏锐把握教育契机
——记天宁区顾娟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十二次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杨伟旗


6月24日下午,天宁区顾娟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班级文化活动创新实践研究”的班队活动研讨活动。丽华三小杨伟旗老师在活动中执教了题为《梅雨君,你好!》的班队活动课。

时值梅雨季节,阴雨连连,天气湿热。除了体感不适,梅雨也给生活带来不少困扰。户外活动无法进行,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只能呆在教室,因而情绪也变得低落。而梅雨季节年年有之,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它,了解它,从而避免伤害,开展有益活动?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杨伟旗老师带着二(3)班的孩子们开始了专属问候:梅雨君,你好!

在《梅雨君,你好!》这节班队课上,杨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带孩子们初识“暴力梅”,敲响雨季安全警钟。她将侧重点放在与孩子们“行”之紧密相关的雨伞折叠和雨衣整理上,通过队员示范、儿歌巩固、小组练习、班级岗位设置等环节,将基本的劳动技能教给孩子。紧接着,通过“寻找湿人”,孩子们纷纷列举生活中的潮湿难题,小组讨论交流祛湿小妙招,杨老师适时加以点拨总结,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习得了与“潮湿梅”友好相处的方法。最近的两则新闻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吃了块隔夜西瓜,50多岁大妈细菌感染;隔夜冰西瓜至小肠坏死。“细菌梅”来势汹汹夺人健康,我们该如何减少细菌的滋生呢?师生一起追根溯源,从挑选、洗切、进食、保存等方面事无巨细地分析,用“健康小播报”将梅雨季的食品安全广而告之。

在认识“暴力梅”“潮湿梅”“细菌梅”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一些梅雨季衣食住行方面的小妙招。在队课的最后,杨老师又引导孩子们用积极的心态去感受、了解梅雨君的更多方面,鼓励孩子们探索“果香梅”““诗意梅” “活力梅” “养生梅” “创意梅”……这节班队课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门,对梅雨君意犹未尽的问候,开启了他们对梅雨季更多的解读。

课后,工作室的老师们进行集体研讨。杨老师别具匠心的选题、童真风趣的语言、立足学生生活的活动设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孩子们劳动技能和生活知识的习得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想着一次活动就能全部学会,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强。顾娟老师也鼓励成员们要有教育的敏锐感,要将班主任工作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从生活寻找班主任工作的切入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在生活的大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建构认知,这样的班队课才更有意义和有意思,班主任工作才更高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