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计划总结>>2019学年第二学期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9学年第二学期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7-17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陆美娜


本学期,受疫情影响,师生在校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效提高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信息化规范管理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的涉及面很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意识,注重信息化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由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常规工作:

1、在疫情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因为疫情原因,本学期的开学时间是四月中旬,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比较低,学生的信息基础差别特别大。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这就是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为此,信息技术教研组专门制定了特殊的教学计划,选取教科书中的重难点内容,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尽可能做到精讲、精问、精学、精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信息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另外针对信息技术课堂管理难的具体情况,实践了一些管理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本学期,受疫情影响本学期的社团和兴趣小组没能开展得起来,各类比赛也因此推迟或暂停。但在五月份组织学生参加天宁区电脑制作比赛。另外因为本学期还是在电脑室上课,消杀工作也非常重要,电脑室每节课上完都认真做到了学生消杀、紫外线消杀、教师消毒这三个环节,为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2、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

    本学期,因为疫情原因,学校的网络利用率比以往更高。为了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局域网的优化配置成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总务处和信息组进一步优化了防火墙和路由器,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网络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进一步构建无线AP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加强学校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3、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本学期,在疫情环境下,我校仍然通过一些网络教研加强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互联网+”数学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课题》教学研究、《城市新村小学“阅读圈”的构建与实践》的研讨,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的重心放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同时注重在研讨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我校采用统整现有的互联网应用:qq群、微信,钉钉等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引导使用,其次充分使用各级各类系统:如学校网站集约化管理系统来进行工作管理

4、“互联网+”学科范式研究

    本学期,利用学校“互联网+”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探究学习,立足常态教学开展数字化项目研究,促使数字化教学走进普通教室。利用学校的数字化阅览室和“丁博士”数字图书阅览软件,开展《城市新村小学“阅读圈”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软件学习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在疫情期间,继续开发微信、QQ群等网络交流工具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学生展示在家自主学习成果、宅家生活,或与同伴交流,开展“云”班队活动等,达成多维互动的交流方式。在我校不断探索网络“云学习”的方式,在疫情在家学习期间教师学习录制新课预习视频,学习指导方案,随时提供个性化学习,解决学生学习重难点,同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便捷学习可能。

三、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我校目前有iPad平板电脑65台,受疫情影响,本学期的平板使用率不是很高,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的信息素养,下学期我校将会结合数学组互联网+的项目,开展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平板电脑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同时疫情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必须时刻重视信息技术的研究,下学期我校将在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网络宣传等多方面发力,期待丽三信息化美好的明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