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了解了生命的可贵与顽强。这场与疫情的战斗,让我们的开学晚三个月,也让我们发现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点总结本学期的信息化教学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疫情防控不放松
寒假期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疫情防控工作事关重要,数据收集工作较为繁琐与反复,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信息化主任承丽娜和学校保健老师李晓燕利用腾讯在线文档,让疫情在家的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据的填写。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在填写完成以后,立刻将每日师生情况数据向省、市、区、镇疫情防控部门上报。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设网络课堂,师生停课不停学
在疫情期间,各班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培训活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腾讯课堂在线直播,保证学生在家期间,依然能够提前学习。开学以后,为防止疫情出现交叉感染,学校专用室教学都以班级课堂教学为主。其中,深受影响的课主要是信息技术课,学生缺少上机操作实践。信息教研组克服困难,即使在教室上课,也认真备课。课堂上,在数字化一体机上,给学生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配套课程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课后布置一个小作业,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在家完成任务。借助平台的力量,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疫情的考验,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三、开展网络研训,提升教科研能力
由于特殊时期,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以网络培训为主。积极参加常州市、天宁区组织的各项在线培训,还有网络自主研修。如市教科院组织的“拥抱技术变革教学”网络培训、剪映APP手机视频制作、同屏软件的使用、常州市“数字化学习”云端学术培训活动以及天宁区、旬阳县创客教育交流研讨活动等。参加培训的老师通过学习,总结资源,给学校的其他老师进行培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提升,需要教师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去更替。
四、深入教学研究,加强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等等。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一场疫情,让我们发现了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不足。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