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英语>>教研计划>>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英语学科教研训工作计划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英语学科教研训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8-31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薛红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英语学科教研训工作计划

2020年8---20211月)

一、学科发展思路

1.工作推进思路:我区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将围绕“新教学”暨“互加”范式推广与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业质量提升三大重点工作,以常态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依托五个教师发展工作室聚合力量,整合资源,融合发展,突破学科关键问题,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教学改进思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体现学习进阶的单元整体目标;以学生的意义理解、整体表达、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主线;以整合性输出任务作为学生实现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融合发展的落脚点,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二、学科教研训路径

(一)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深入探究课堂教学改进,改善区域课堂生态

1.依托五个工作室,深入探索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

尝试以大项目、大任务、大问题组织教学,设计具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方法与策略、思维等学科素养的提升。

2.聚焦主题,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1)在真实情境下,以任务为驱动,实现英语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活动,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培养思维、创造和团队协作,发展自主能力和学会学习

2)基于主题意义理解目标合理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对主题形成深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并形成在相似主题语境中的行为能力;

3)在运用英语进行主题意义理解和探究的过程中“围绕主题”、“关注思维”、“体现整合”、“关联递进”,培养学生探索事物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并在分析事物联系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教研训主题

教研训策划

 

 

 

 

 

推进以“素养为本位的单元整体设计”

 

研究思路:引导教师围绕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对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整体分析,以素养为导向,设计体现学生学习进阶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细化到各课时目标;设计体现综合性、层次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以任务牵引,高度融合文本内容、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多层次活动,开展深度学习;助力学生进行多视角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活动,从而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并提高综合表达能力。

具体策略:

1.以“主题意义”为线索推进单元整体设计:在文本解读中确定主题意义探究的内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分析主题语篇中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形成能有依据地分析、归纳、总结信息和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思维方式;

2. 以关键能力提升为线索推进单元整体设计:提升学生规划单元学习内容、反思及评价学习效果等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螺旋递进式发展;

3.以“情境”的转化迁移推进单元整体设计:学习生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真实世界与想象世界。

加强对各年段复习教学的研究。本学期以市评优课为抓手,结合教材“check-out”板块开展各年段的复习教学研究。在“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统领下,深度解析该板块的内容特点、编写意图,拓宽教师对于复习教学的认知,合理建构复习教学的学习目标,丰富复习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质量。

 

 

 

探索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

研究思路:以“大情境、大任务、大问题”作为深度学习的研究路径,探索一种以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不仅指向知识或思维或解决问题等理智方面的能力,更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与人格

具体策略:教师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促进或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

1.情境设计: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经验的真实情境;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或问题;社会生产或生活实践场景。

2.问题设计:设计具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链;

3.活动设计:设计具有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的教学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培养.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的推广与应用

研究思路:以课例研究、同题异构的方式以推广与应用学科范式,并创生新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研究案例,实现学生主动高效获取资源、自主协同个性探索、即时交互快速链接,为学生创造一个线上线下学习的英语学习空间。

各校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重点思考、突破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学习? 

2.如何实现数据支持下的学习分析与评价?

3.如何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

4.如何促进深度学习?

5.网络环境下如何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培训:基于教师分层分类发展,开展赛研训一体发展平台

1.强化对校本研修的规范和指导,鼓励教研组本着新课标理念,基于本校学生实际,确立本学科研修主题,建立规范的教研组研修制度,遵循科学的研修路径,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本校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根据市教科院精神,进一步梳理本区教师五级梯队的分布情况,根据教师自我发展的意愿尽量为教师提供各种平台,尤其是我区优秀教师个体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在青年教师成长营团队中选拔、培养省市比赛的种子选手。

教研训主题

教研训策划

期初专题培训

市级培训

1.三年级教师讲座+微课:《三年级英语教学的打开方式》,三上 Unit 1 微课展示

2教研组长、学科负责人、五年级任课老师讲座:

五年级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

《深入学习 精准施策——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备考指导与建议

新教师培训

学习读书交流会

 

 

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系列培训活动

 

1.基本功系列培训(线上)一:(1)市赛省赛获奖选手粉笔字展示

                            (2)备赛心得体会

                            (3)命题培训

2.基本功系列培训(线上)二:(1)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2)如何进行十五分钟教学展示

3.基本功比赛:十月底:笔试、话题演讲、粉笔字

十一月份: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演课

(基本功比赛方案详见学科网)

(三)质量评价:学业质量扎根常态,学业质量调研品质提升。

   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小学英语学科质量标准体系,并发挥该体系的激励导向功能,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质量标准体系。

1.以情境为载体,以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为参照,真实反映不同水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展示处理的各种结果、表现以及背后的思维特征和探究方式并结合具体任务和课程内容,制定等级化的、描述性的评分标准实现素养水平要求的进阶设计。

2.努力实现单元目标的可达成、可操作、可检验。

1)补充、调整核心素养下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表达,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单元目标设计的宗旨;

2)思考如何围绕主题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3)采取整体设计的方式,从整到分再整合,使教学具有关联性、整体性、发展性,体现对学科育人价值不断深化的过程。

3.优化、调整并有效使用“单元拓展阅读练习”。

1)进一步清晰练习设计指向学生阅读能力的四个维度:

2)进一步增强日常阅读活动设计与考试评价的融合度。

教研训主题

教研训策划

 

 

四年级整班朗读比赛

积极开展学生活动,以“四年级整班朗读比赛”为契机,融入自然拼读的元素,关注中年级的语音规范、拼读意识、拼读能力培养,促进中年级小学生朗读习惯和语音素养提升,并鼓励多元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语言关键能力和全人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语言素质提升。

比赛内容:1.整班朗读story time 或者Cartoon time+Phonics kids(详见学科群)

          2.两人一组对话表演

比赛形式:区域层面:全员参与

市级层面:教科院随机抽比赛时间:十月中下旬

 

 

 

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1.组织五年级教师认真学习《深入学习 精准施策——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备考指导与建议》

2.近阶段做好以下几件事:

(1) 认真学习《译林》英语中年级教材目标及知识点梳理;

(2)四会词汇重背诵默写 ,三会词汇重朗读理解;

(3)强化落实书写训练;

(4)按主题整理英语小短文,养成阅读的习惯,逐步形成语感;

(5)用好教研组长编制的《课外拓展阅读练习》。

三、活动安排

八月份:1. 期初培训:

三年级教师:《三年级英语教学的打开方式》,  三上 Unit 1 微课展示

          教研组长、学科负责人、五年级任课老师:五年级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深入学习 精准施策——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备考指导与建议       

九月份:1.完成市级评优课区域选拔赛(9月15号前 具体安排详见通知)

2. 常州市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9月24、25号

3. 期初教研组长会议

4. 完成市学会年会论文评比常州市

5. “新教学”暨“互加”范式推广与应用系列研讨活动(一)

十月份:1.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2.市四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

3.区域“以素养为本位的单元整体设计”交流与展示

4.区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轮(笔试  粉笔字演讲)

5.“新教学”暨“互加”范式推广与应用系列研讨活动(二)

十一月份:

1.常州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课外阅读教学研讨.

2.区英语教师基本比赛第二轮(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演课)

3.区教师发展工作室联合活动探索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

4.“新教学”暨“互加”范式推广与应用系列研讨活动(三)

十二月份:

1.常州市“基于教材的写作” 教学研讨

2.“新教学”暨“互加”范式推广与应用系列研讨活动(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