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学科组将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二实小教育集团的引领指导下,自觉开展《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的实践研究》的研究,牢固确立“成事成人”的价值追求,将以常规品质提升为底线,以研究融合推进为主导,传承研究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互联网+项目研究与推广,寻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和师生学科素养的新发展。
【工作目标】
1.坚持学科常态训练,多元组织学科活动,切实提升学生语文大素养。
2.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参与互联网+范式研究,积极探索教学研究新思路。
3.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梯队发展,不断锤炼教师专业基本功。
【主要策略】
一、常规管理:问题跟进,提升管理品质
本学期,语文学科组本着前延后续的工作思路,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切从实效出发,在问题的解决和跟进中使常规更利于教师发展,更利于质量提升。在清晰方向,明确目标,规范实施,过程管理,及时评价的工作要求下,常规工作有所突破,并逐步形成科学、有机的节律和稳定、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1.常规工作重实效
本学期对以往师生教学中文本常规(备课、作业)进行亮点评赏,同时发现并综合目前教学常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直面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共同研讨,形成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有利于教师长远发展,同时又能减少教师无效劳动的低负高效的教学常规。
2.日常教研重质量
为了保证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课程部在时间上提供了保障,确定每周一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日常教研的节律一般为如下图
周次 | 第一周 | 第二周 | 第三周 | 第四周 |
内容 | 单元解读 青年教师成长营 | 单元资源包创建 常规调研 | 组内课堂实践 | 大组交流活动 |
教研组活动从第一节课开始,前半部分为课堂教学现场研讨,可以融学科组的专题研讨、日常调研和学科活动的内部交流,后半部分以集体备课为研究载体,围绕本学科研究重点,结合年级常规教学要求,融理论学习、实践研究、反思重建、提炼总结为一体的日常教研活动内容。学期初,制订研究计划,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学习导读人、主讲人,有互动研讨过程、有研究阶段成果。
3.专题调研重跟进
本学期重在两个层面上体现跟进:一是内容跟进。我们从学生语言发展入手,加强低年级听话说话训练的调研,中、高年级加强读写结合训练和习作指导的调研。阅读课要善于挖掘教材单元中语文要素,努力把读写结合落实到教学的每堂课中,让学生每堂语文课都有笔头的语言实践的时间。各教研组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记录及时整理,形成相对成熟的各单元语言训练体系。二是问题跟进,针对调研中弱势的班级及教师,教研组、学科组将加强后续的跟进,汇总研讨和分析,及时调整日常实践,完善教育教学。
4.知识管理重规范
本学期,学科组将协同教研组增强知识管理的意识,规范教研组各项活动:
时间段 | 内容 | 跟进 | 成果 |
期初 | 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教学策略提炼 | 梳理完善和提炼总结 | 教师教学沙龙 |
期中 | 单元资源包梳理 | 运用及反馈交流 | 形成较成熟的单元资源包 |
期末 | 1.规划本年级课外阅2.读课内指导书目和日常积累篇章 | 1.笔试和口试相结合 2.摘抄和导图并运用 3.整本书导读、推进、总结课共研究 | 师生语文专场汇报和展现 |
形成学科组以项目统计为经,教研组以内容为纬的知识管理外框架,教研组内部也可在研讨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
二、实践研究:专题研讨,创新实践变革
1. 互加项目广
在互联网+项目推广的新阶段,我校积极关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的落实,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首先乐学,适应教育新环境。教学设计要跟踪新技术,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技术,让新技术服务教育,造福教育,决不能让技术成为阅读教学的障碍。
项目 | 学习内容 | 学习形式 | 成果呈现 |
书籍 | “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小学语文) | 自主学习 | 读后感 |
课堂实录 | 全国新技术比赛特等奖课例 | 集中观看 | 论坛交流 |
新技术 | 平台 | 微团队 | 微小组汇报 |
vr | 微视频 | ||
在线直播 | 微讲座 |
其次善动,追求课堂新样态。我们追求的课堂是根据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利用工具、资源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媒介的形式,打通课内外阅读,形成“问题引领-阅读探索-分享发现”的基于新媒介的课内外融通的阅读教学范式,在这样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语文素养得到综合锻炼与提升。
本学期将进行常态化课堂实践和专题发布交流会方式进行有序推进,将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克服的过程,成效的呈现这些动态真实的研究全景展现,集专家、名师、骨干的力量进行认证、诊断、推进、深化,做到项目推广的螺旋式递进。具体如下:
十月份联盟校专题发布会
责任人:陆芳 主持:陈婷 报道:叶子
形式 | 课型 | 责任学校 | 教师 |
现场展示课例 | 识字与写字 | 二实小 | 李成祥 |
微讲析 | 二实小 | 陆芳 | |
录相课例 | 阅读 | 紫云小学 | 卢琪韵 |
微讲析 | 紫云小学 | 汤岚 |
2.课题研究深
课程部、教研组承担着提高质量和发展教师的双重使命与责任,后续学科组将,以省级十三五课题《“主题单元”架构下的小学语文多元课型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和区级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为抓手,梳理各个年级册次的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听说读写的网络,形成以知识内容为经、以年段特点为纬、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育人价值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使课题研究对学校课程建设产生更为久远的历史意义,也使研究过程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本学期开启学科育人语文单元资源包建构工程,以上册统编教材为例,进行课前预习学习包,课后拓展精练包组建。从视频、声频、文字、图表、网站、app等关联度高、适合学生学情的资源进行搜集,并且对资源如何有效运用进行建议撰写,具体分工如下:
具体安排 | 责任人 | 完成时间 | 备注 |
低年级 | 叶子 陈婷 | 1月1日前 | 视频、音频、文本提供文件在线资源提供网址 |
中年级 | 金玉洁 卢琪韵 | 1月1日前 | |
高年级 | 于艳 王晓 | 1月1日前 |
3. 课堂变革全
关于期初调研,学科组将集合行政和骨干教师成立调研队伍,2人一组,不通知、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40周岁以上隔夜通知,原则上先跟班教师后新接班教师),并相机检查教师的备课,学生作业设计、批改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调研由点到面,从五年级(接受省测年级)入手,集中骨干教师进行调研,在集团内形成调研要求、规范、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然后进行全校各年级的全面调研。调研内容主要为:开学初师生教学的基本常规,内化标准、督促评价;新基础基本理念(重心下移;结构开放;互动生成等)和评价标准的落实(对学生成长有利,教师思维方式的变化)。调研的目的一方面利于学科组对集团内师生教学情况作总体把握,提出后续工作目标;同时对教师进行梯队梳理,提出分层突破目标。
关于全校开放,学科组将选择前期研究中相对思考和实践较成熟的内容进行开发,在基本认同的基础上再由点到面,全面启动“主题单元”架构下的小学语文多元课型课堂教学,同时及时总结撰写经验,为下学期的全面展开提供资源。
时间 | 学段 | 课型 | 试教 | 执教 | 汇报 | 评课 | 主持、新闻 | |
九月份 | 高段 | 五年级 | ||||||
六年级 | ||||||||
十月份 | 互+项目全区开放 | |||||||
十一月份 | 低段 | 一年级 | ||||||
二年级 | ||||||||
十二月份 | 中段 | 三年级 | ||||||
四年级 |
三、学科文化:主题探究,丰实活动价值
本学期我们试图在学生学科活动方面都有突破,不同层面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科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在学科活动中获得精神的滋养,文化的熏陶和经典的积累。
单项考查活动化: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在期初教研组填报的各年级考查内容进行论证,真正把握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确立能级要求,在规范化运行考核的基础上完善考查办法,化程式化考查为过程性培养,化终结性评价为活动化展示,让学生在每个学期的语文学科学习中都扎实一项基本功,迈上一个新台阶。
经典诵读传统化:各教研组在学期初确立经典诵读内容,并研讨推进方式和评价方式,学科组一方面将对整班课文朗读和个人朗读进行全面调研,另一方面,对各年级经典诵读进行活动化集中展示。既为学生创设展示舞台,也为各年级的相互交流提供机会。
【具体安排】
八月
1.各年级期初教材培训
2.各项工作的前期策划和申报
3.期初第一次教研活动:数据分析精准寻策略
九月
1.青年教师成长营(一)
2.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校内赛
十月
1.朗读调研与经典诵读活动汇展
2.区互+开放
3. 青年教师成长营(二)
十一月
1.教学常规:
2.形成性作业
3. 青年教师成长营(三)
十二月
1.迎新年专项考查
2.教学常规检查
一月
期末复习及考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