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开学第一天,大队委员俞心悦就在开学典礼上发起了“惜粮节粮”倡议,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光盘”做起。
开学一周以来,大队委对学校的食堂用餐浪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每天的剩菜剩饭浪费还是很多,于是召开了大队部紧急会议,一起商讨“光盘小妙招”,最终决定用称各班的泔水重量这一方法来督促大家“光盘”。
9月14日,“泔水称重”正式从五年级开始试行。经过称重,大家发现了各班的泔水重量相差悬殊,有的班级剩饭较多,有的班级蔬菜较多……大队委立刻将情况反馈给了班主任,便于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也将情况反馈给了食堂,便于对饭量及菜品、口味等作调整。这一举措得到了五年级老师及食堂工作人员的认可。
这一活动,引来了《常州晚报》的记者。9月15日,《常州晚报》的记者阿姨来到了学校,亲临泔水称重现场。大家欣喜地发现,剩饭剩菜明显比第一天少了!连厨房师傅都说,四个班都收不到一桶了!
随后,记者阿姨还对剩饭剩菜的监督员进行了采访。阿姨问大家这么做的意义,“我们学校采取称重的方法对各班用餐情况进行评比,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因为光盘优胜班可以加星,激发了大家的活动积极性,增强了大家的节粮意识。”俞心悦如是说。吴梓烁也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很多同学都不能体会一份食物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经过多少道工序。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同学们的浪费现象。班主任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教育,食堂师傅可以借此调整菜品。”……同时,他们也表示,作为大队委员,自己首先就要做好表率,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监督者、宣传者!
大队辅导员刘丹老师告诉记者,泔水称重只是“惜粮节粮,俭以养德”这一活动中的一种评价方式。想让学生惜食,必须让学生产生对劳动对食物的“敬”和“爱”。她说接下来准备在班级创建“微田园”,让学生共同经历种植粮食的艰辛过程,会推出“餐桌上的故事”系列活动:带学生进食堂,看看每一份食物烹饪的过程,包括承担一次分饭分菜的劳动……
小小一粒米,来之不容易。相信焦小少年定会在活动中培养起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性情和品格,让惜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焦溪小学供稿 撰稿:俞心悦、吴梓烁 摄影:金建瑛 审稿:刘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