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博爱联校教研组、局小联校教研组第一次联席教研活动在常州市龙锦小学举行。与省教育科学院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养成的实践研究”相结合,本阶段侧重关注“低年级节奏感培养”这一主题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探讨和研究。本次活动分别是郑陆小学田艳玲老师执教的《我是小鼓手》和龙锦小学任玺铮老师执教的《太阳》两个课题。
第一节,田艳玲老师课堂教学逻辑清晰明了,层层递进,在节奏上用鼓号队小鼓手的鼓点切入,让学生跟着音乐踏步感受恒拍,通过聆听寻找大鼓鼓点(x x)和小鼓鼓点(x x x)并进行模仿、手势辅助等活动,为学生后续更好的唱准歌曲做了非常好的节奏铺垫。后续更是以节奏叠加的方式在听觉上做了加法,有一定的深度。在音高上田老师用四面鼓代表歌曲中出现的四个骨干音,用阶梯的方式排列并配上科尔文手势,带领学生直观清晰的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为后续歌曲的完整教学做有效渗透。在田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完成度很高。
第二节,任玺铮老师执教的《太阳》,在一系列节拍训练中展开,开学以来,任老师每节音乐课都尝试了听音乐找单位拍律动的热身环节,一来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音乐课状态,二来让学生在速度变化的音乐中找到稳定的单位拍,潜移默化让学生体会聆听音乐时耳朵打开的重要性。体验感受两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为歌曲《太阳》的学习演唱埋下伏笔。整节课任老师以闯关的方式来进行,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并且将歌曲牵涉到的节奏训练贯穿于整节课,让学生准确的把握充分体验。在课堂的最后,老师还加入了编创的环节,让一年级的学生能初步发展自己的音乐节奏的创造能力。任老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语言上很有亲和力,课堂也生动有趣,非常受学生喜爱。
课后,课题组老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与心得分享。朝阳二小徐恋老师首先点评了田艳玲老师的课堂导入方式,巧设游戏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听节奏模仿节奏扎实的每一步,也强化了音乐听力及内心听力,将鼓点贯穿到每一个步骤。其次,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将体态律动加入进来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对于课堂上的细节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歌曲中的休止符是否可以加入一些节奏进行填充等等。红梅实验的顾艳老师针对任玺铮老师的课也分享了一些想法和意见。在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任老师在课堂中都力求体现,是否能在创造力上给予更多空间,更完整一些。另外课堂上学生对于节拍不同反应我们应该认同。还分享了课堂乐器响板的使用,她认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因为年龄较小,可能用响舌的方式会更加准确容易把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教室的空间,让学生站起来律动,用身体动作展现和感受听到的音乐特点,培养他们的内心听觉。
最后,区教研员金燕南老师充分肯定了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层次、有序。每一个环节都极为细致踏实,每一步骤挑战性都在增加。老师们的节奏教学,歌曲教学展开的非常有效。此外,金老师针对今天的课题还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
1、元素训练要与音乐实践相关联
课堂上我们所习惯给予学生的节奏、音准等方面训练都要和音乐实践相关联,节奏训练不止为了会读会拍,必须在实践活动中结合音色和审美。其中节奏的稳定问题一是与孩子的年龄和生理发育有关,二是要让孩子主动的聆听。三是靠教学设计中用节奏分解与填充或者声势动作设计的延展与压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每个教材的特殊性,提炼出可以训练的部分然后来进行教学设计。
2、新的技能点和表现和实践活动与音乐表现关联
实践表现就是指课堂音乐活动,每个新的技能点的获得都需要与它相联系。要学以致用,尽量都要运用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例如结合诵读、旋律。再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结合音乐的审美,要将音乐的审美时刻融合进音乐活动中。
3、一、二年级的诵读与节奏和歌唱相关联
练以致用。诵读与节奏关联这是我们常关注的,诵读与歌唱关联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去做到的。诵读与歌唱的关联其实是歌唱的前期准备。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与设计。
4、设问与关注聆听相关联
在新授时,问题尽量要做到与听相关联,让学生关注聆听。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让设问驱动关注,关注指向聆听,聆听要针对要素。
首次博爱联校教研组、局小联校教研组联席教研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同时,在省课题“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养成的实践研究”大方向的带领下老师们都积极参与聆听与分享并进行深度的研讨,区教研员金老师的点评也让大家受益匪浅,希望在此基础上老师们都能收获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文:马艺洳 图:康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