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升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实效,加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2020年10月30日上午,天宁区信息技术成长营同题异构教学活动在常州市博爱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学生信息化意识培养,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散点知识的线性和块状梳理为主题。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慧霖主任、王伟老师,李开老师领衔的区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营全体教师,以及区其他小学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板块,由成长营成员——博爱小学孙晓辰老师和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张芳菲老师带来的两节精彩的同题异构课——《修改图形》。孙老师以熟悉的漫画人物米小圈和生活中不文明行为导入新课,然后以此设计了系列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对多种情境下修改图形方法的分析,学会合理选择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图形进行组合、移动和删除等修改。张老师通过课间播放《一粒米的生长历程》为引子,以对话的方式拉开了整节课关于“节粮”主题的序幕,在任务驱动下,从小块区域到大块区域的清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操作中体悟方法、掌握技能,在实践与交流中明晰不同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会优化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板块,参与听课的老师在电脑教室参与研讨。执教的两位老师分别做了教学设计和课后思考的说课发言。随后,听课老师展开研讨,结合主题从不同层面进行有效剖析,紧接着王伟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了两节课的契合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计算思维的培养;贯彻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之魂。他也提出课堂师生互动生成的重要性,教师应关注学生资源的有效捕捉和利用。教师成长营李开老师结合自身的经验,指出可以把遇到的碎片化的问题进行聚焦与梳理,把知识在学生脑袋里形成一个线性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把步骤串联起来形成不同的方法。
最后,两位老师就参加此次市基本功大赛进行了经验分享。虽然本次基本功比赛两位老师分获一、二等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通过此次比赛两位老师深刻体会到日常学习、积淀与钻研的重要性。陈慧霖主任更是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殷切的期盼与要求:第一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课堂教学上,在教学研究中关注技术背后所体现与折射的核心素养问题。第二掌握一技之能,技术是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展现个人价值的立足之本。第三对教学、技术有专研的精神。
智慧的分享、思想的碰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水平的提升。在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路上,我们且行且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