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音乐联席教研活动暨市级课题《小学低年级歌唱教学中合唱基本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研讨活动在常州市紫云小学举行。天宁区音乐教研员金燕南老师、课题组成员以及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所有联盟校的音乐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紫云小学的刘达文老师和郑陆实验学校的卞莉月老师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分别为大家呈现了《白云》和《钟》这两节课。刘达文老师执教的《白云》这一课首先以情境导入,提取了歌曲中的一些骨干音,基于三拍子的特点,创设了一条符合歌曲情境的旋律,并通过多次聆听、演唱、体验、感受让学生熟悉旋律,为本节课的二声部合唱作了铺垫。歌曲的教唱环节则通过律动、诵读歌词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做到能绘声绘色地演唱歌曲。最后在歌曲完整唱好的基础上,老师尝试加入二声部,由浅入深,一步步渗透。卞莉月老师执教的《钟》这一课,以《在钟表店里》最后的钟表合作片段,进行了一个四声部的节奏训练作为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在教唱环节中通过多次聆听,捕捉和感受乐句的相同和相似之处,通过用图谱、律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重难点,并在最后加入二声部,对学生的能力再次提升。
课后,常超男老师和屠心文老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主题评课,其他听课老师也结合这两节课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刘达文老师的课堂整体设计巧妙,以乐串线,目标清晰,老师对教材挖掘有深度,教学细致扎实,问题设计有梯度,教学评价有推进,整节课学生都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在音乐中逐渐去表现音乐的韵律美,二声部的练习用一遍遍递进式的练习来表现歌曲的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但在教学中刘老师还偏理性,缺乏二年级年龄段的趣味、生动或是歌曲的美感,歌唱教学环节还可以再融合,指导还需更有效。卞老师的课亲和力强,整个教学设计在情境中梯度递进开展,四声部的节奏训练既巧创了情境,也为学生在本节课的其他学习环节做了能力的铺垫,更让我们看到了卞老师在低段课堂中对合唱教学的思考。在歌曲的教学中也能关注学生声音的变化,但在四声部练习时音色的指导上稍微少了点,四声部的单个出现顺序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
最后,天宁区音乐教研员金燕南老师为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与总结。金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上课老师的进步与努力,同时针对这两节课及研究的课题提出:“低年级的材料短小精悍,课堂如何填满?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唱和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哪个更容易?有哪些合唱基本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金老师指出:两节课的设计逻辑在某些环节上都有一些问题,设计教学的时候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设计,关注学生能力梯度;一年级可以先做诵读练习,靠诵读引导学生的咬字吐字,教师范唱必须面对学生,不要过于个性化,必须要有口面腔的共鸣;从听觉入手,在教音准时不建议一开始用衬词哼唱,一条旋律的音高巩固练习可以变化钢琴伴奏的织体,这样不仅教学流程有推进感,而且也有了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要让孩子在单旋律的学习、巩固中享受自己的声音;和声的听觉是做好合唱最开始的第一步,老师们要有纵向的和声意识,尽量不用没有音准的音条乐器,既没有和声的听觉,也影响了学生对音准及美妙音乐的听觉。
双十一的教研活动干货满满,两位优秀教师的展示与分享让参与活动的老师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收获,教研员金老师的专业引领更是为大家今后的低年级合唱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合唱教学的探索和尝试,定能积累更多行之有效科学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合唱教学的实效,提升更好的品质! (文:东青小学 徐丽丹 图:紫云小学 窦苗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