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计划总结>>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1-26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芮清

过去的一学期,在校长室和区教育信息中心的领导下,我校数字信息部紧密围绕教育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本学期,是学校新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论证和制定的起点学期,是学校获评新优质后迈向高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数字信息部在学校领导下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学校新三年的主动发展献计献策,积极探索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雕庄路径。围绕办“精雕细琢”教育的学校办学理念,雕庄小学数字信息部着力“关键领域”,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转化、融入具体的学校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活动育人的目标之中。在技术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有雕庄特色的信息化课程建设新路径,从“五育并举”、“艺科融合”走向新的“五育融合”。学校STEAM课程、3D设计与打印课程、人工智能课程既关注学生的共性,又注重学生个性的成长。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社团教学齐头并进的方式,因材施教,为全体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学校在STEAM教育、创客教育领域的成果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本学期承办全国第八届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常州分会场活动,并做《当Mind+遇到Siot》主题报告。

 

二、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学校育人方式的新转变

 

在疫情防控期间,雕庄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线上学习与辅导。抗疫复学后,面对后疫情时代和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雕庄小学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学校育人方式的新转变,积极探索在数字化环境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技术的支持下,探索减负增效新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学习平台、软件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辅导、线上学习反馈、线上成果交流,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常态。通过引进中国农业银行公益项目、数字化学习研究的常态化实践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软硬件资源配置,凸显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促进学校各年龄段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在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良好共育关系,实现育人方式的积极转变。

 

三、深入探究和实践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

 

学校领衔区互+项目科学和音乐两门学科,同时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也积极开展互+项目的常态化研究和教学。学期初,组织各学科认真制定了本学科的互+项目研究计划,每月初再细化落实,每月末认真总结,及时上交项目研究月报表。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各学科对于互联网+环境下学科教育范式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在常态化实践中也不断有新的收获。本学期共开展互+校级公开课和研究课25节次,并承办江苏省管雪沨网络名师工作室暨天宁区3D打印教师成长营活动。在区信息化能手评比中,殷玉艳老师获二等奖。继续深入实践和探究全国信息技术立项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STEM课程开发与实践》和常州市信息化发展项目《编程与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抓手,以课程为载体,夯实研究过程,不断积累研究成果。

 

四、学校教育信息化助力师生幸福成长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数字信息部在学校领导下,积极探索用技术助力学校师生生命新成长。扎根中国大地,拓宽国际视野。通过开发与实践“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STEM课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学校678学生创客团队在本学期再次荣获市创客大赛团体一等奖。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得到成长。数字信息部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为戴清清老师拍摄的足球训练视频课,获江苏省2020年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技能大赛教学单项奖一等奖。学校两位信息老师也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加入江苏省管雪沨网络名师工作室。本学期,芮清老师被评为常州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并成为省管雪沨网络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撰写的相关论文被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刊物录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