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在新学期的信息中心工作中,继续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中心,与教师针对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科教师进一步加强数字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数字化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积极开展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系列活动,提升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能力,促进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和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后疫情时期环境下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1.积极开展数字化研究,各教研组均以此为研究重点深入开展,与教科室配合每月对数字化工作进行一次小结,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科教师对有关数字化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针对后疫情时期的特殊性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
2.针对新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人教版语文教材,新的大纲、新的内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信息技术等学科素养,如何把握各年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融合成为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
3.继续组织开展各学段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不断探索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围绕学校课题,加强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抓好常规教学和教研工作,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水平
1.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研究课”引导日常教学,以“常态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
2.在学科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师生互动、思维充分、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组织各年段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创意、教学设计和命题竞赛,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4.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针对新教材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
5.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积极参加创客竞赛、小学生电脑绘画制作竞赛等,并善于总结分享经验。
(三)加强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
1.要求全体信息技术教师以学科教学建议为依据进行备课和上课,经常交流教育教学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根据疫情的特殊情况,把上学期未细化的教学内容在本学期进一步加强巩固,不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流于形式。
3.本学期针对师资的调整,让一名计算机管理专业的新教师担任三年级信息技术课,老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学科培训、学科组活动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
4.积极听取学校青年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建议,完善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202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