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微风送暖,春意盎然,常州市博爱小学举行常州市教科研基地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常州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王俊所长、天宁区教育局陶建平副局长,天宁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的于纯老师、常州市各区的教科研领导以及兄弟学校的教科研领导、老师们参加活动,主会场由我校教科室华抒艳副主任主持。
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三个分会场分别呈现我校三个在研省级课题的研究思考和研究课;第二部分介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校本思考和实践。
学思践悟,阶段研究拓宽教科研思路
省规划课题《学习街区延展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主持人教科室王丽娟主任介绍本课题以学习街区为载体,根据不同学科教学的需求,延展单学科或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让学习街区与学科教学双向互动,变革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崔昺蓉老师执教的《花园里的数学问题》是一节学科拓展实践课,学生是三、四年级的混龄学习群体。研究主题来自学生平时在梦幻花园里活动和学习中产生的数学问题。学生按兴趣组成项目研究小组,研究花园里的实际问题,画思维导图,形成研究报告
省教研课题《华文教育基地的“博爱”方案》主持人姜涛虹老师执教华文课《司马光》。教学中他把握文体特征,实施有效策略:熟读成诵,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而教;有效提问,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教;品位语言,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而教;拓展提升,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而教。课后,姜老师重点围绕基地打造,物化华文教育基地;课程开发,实践华文教育;活动实施,传承中华文化三方面介绍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实践
省规划课题《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主持人杭燕楠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第一课时,她以主题“帮助父母”为主线,通过读前交流互动、激活主题,读中梳理信息,理解主题,读后迁移运用,升华主题,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实现对语篇的理解和对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初步运用。课后,杭老师从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路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与老师们进行分享。
细照笃行,基地辐射激活教科研生机
我校教科室许吇副主任做《学校教科研校本化思考与实践》的专题汇报。她从“研究+管理”:推进“真教研”课题常态、“研究+教师”:拉动“再出发”研究引擎、“研究+教学”:建构“教师视角”科研姿态、“研究+提炼”:走出“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四个板块详细地分享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推进策略。这些策略折射出博小教师真实研究、草根行动的朴素追求,我们相信一种真实的“思考+行动”可以刷新平淡的重复,改良固化的模式,激活休眠的思维,唤醒教师冲出职业倦怠的勇敢。
天宁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做“示范性教科研基地的思与行”的发言,她以区内三个教科研示范校为例,指出教科研示范基地要具备扎实的研究力和持久的发展力,关键弹好“五线谱”,叫响“好品牌”。这五线谱就是:抓好主线,锤炼研究力;治好经线,增强渗透力;铺好纬线,提高覆盖力;站定前线,转化生产力;拧出金线,展现辐射力。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教科研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推广“研究+”学校教科研工作校本实践经验,与兄弟学校共同促进教育科研的内涵建设,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做教育“真科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审核:王丽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