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竞赛评比>>2021年天宁区小学信息技术评优课比赛结果公示
2021年天宁区小学信息技术评优课比赛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1-06-07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陈慧霖

区属各小学: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岗位技能训练,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信息素养,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5月份组织了2021年度天宁区信息技术学科评优课大赛。本次活动分模拟课堂教学、现场课堂教学两个比赛环节。

  本次信息技术评优课课题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六年级教材中人工智能单元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涉及《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模块3人工智能初步。参赛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合理的任务设置,有效的教学引导,丰富的活动体验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参赛教师的课堂也是各有特色:有的工整严谨,有的风趣活泼,有的大刀阔斧,有的细致深入。既充分体现了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成熟型教师,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强大的学科综合研究能力; 也很好地展示了我区以龙锦小学为代表的六年级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本次评优课,参赛教师的课堂固然都很精彩,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

  1.进一步深入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不仅仅是联系前后,贯通上下,也不仅仅是完整的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而是要深入地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视野看问题。把“教材编写者着重想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厘清,把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的预期成果完整演绎。

  2.进一步落实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本次比赛我们发现,部分参赛教师仅仅是关注了本课技术“是什么”和“怎么用”,而忽略了技术背后的一些底层逻辑和原理的学习。按照信息技术目前发展的规律看,技术更新迭代的频率会几何级数增长。当前学生掌握的技术很可能无法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具备——“以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这一理念。因此我们在关注技术本身的同时,更要关注技术背后的意义,如:基本逻辑是什么,基本理念是什么,核心思维是什么,技术实质是什么。而这些往往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节点,学生终身受用。

  3.进一步打磨课堂细节,提升教学设计的品质。

  本次比赛,我们的参赛教师都关注到了课堂细节,例如:学案的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过渡的优选,教学任务的合理出示,教学板书的细节处理等。但还有一些隐性的细节需要进一步打磨。例如:课堂相关术语使用还不够规范,课堂教学设备运用细节考虑不周到,学案如何发挥更有效价值没有深入研究,成果提炼的方式方法没有细化等。

  教学设计的品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纸质教学设计看,教学设计的书写还不够规范。部分参赛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预设。仅有“这件事干成了可以如何的思考”,缺少“这件事如果干不成怎么办的构思”。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书写比较简略。

  依据评委会打分评议,现将获奖公示如下:

  一等奖:

  孙晓辰  常州市博爱小学

  二等奖:

  张芳菲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芮  清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黄  洲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