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小学>>润物无声话食育 魅力班队展风采——记区《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区域支持系统建设研究》课题研讨活动
润物无声话食育 魅力班队展风采——记区《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区域支持系统建设研究》课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1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葛恬

五月拉上封条,六月吹响号角。每片树叶都藏着开心的回忆,每朵小花都珍视绽放的喜悦。6月10日上午,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主任袁文娟主持的《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区域支持系统建设研究》课题研讨在常州市东坡小学如期开展。区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袁文娟主任和祁馨老师莅临指导,金贤校长和我校全体班主任还有区青年班主任成长营的代表们也一同参加了本次研讨。

班队活动展风采

民以食为天,食以美为“育”。东坡小学三位年轻的骨干班主任黄慈翔、单和芳和顾妍萍老师围绕食育进行了三节低中高主题班队课展示。黄慈翔老师关注到二年级的孩子们普遍挑食,不爱吃蔬菜,于是带着孩子们一起研究蔬菜,从蔬菜种植再到采摘、清洗、烹饪和品尝,孩子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和蔬菜成为了好朋友。小队分工合作,进行精彩的展示。菌菇、香葱、香和萝卜等孩子不喜欢的蔬菜,在小队的介绍下,大家对这些蔬菜有了新的认识。小队合作,也激发小队成员积极参与的意识。

单和芳老师以四年级“十岁成长仪式”为契机,立足于父母的疼爱,将食育与文化礼仪相结合,展示四年级“十”岁东坡娃的风采,巧妙设计“食忆最美,快乐我们GO!”主题班队课。单老师引导小队学生关注食物的营养,从色彩、口感、家人的喜好入手,各小队进行现场展示分享。孩子们还关注到食物的搭配,从家人的年纪、生活习惯、工作状态入手。小队分享,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关注家人的喜好。

顾妍萍老师结合雨后行菜园1班承包的红薯组织开展了“‘薯’你最好”主题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对红薯这一粗粮有更多了解,懂得适当食用粗粮的重要性。在劳动实践、探究分享的过程中了解粗粮红薯,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小队展示从红薯的前世今生、生长过程和红薯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策划交流和汇报展示,提升队员主动参与议事、反思交流的能力,和小队长的策划、引领能力,增强小队凝聚力。

主题交流促成长

观课结束后,校骨干班主任恽销洁老师《食育怡心,以“品”培格》为主题进行了交流汇报恽老师“食”育有问,促智生慧;“食”路有思,促情生趣两个方面对我校食育研究进行了分享交流。我校充分开发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课堂,融通校内外丰富资源,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文明,把这些餐桌上的文化种子播种在学生心田,让其生根发芽,真正提升学生品格。班级管理中加入食育为载体的知识,德育和智育相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的热情,在学习与生活之间实现有效转化,收获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专家引领明方向

东坡小学秦洁、宋冬兰和史瑜琳老师就三节队课进行了评课的交流。主题队课的成功展示离不开学校教研组团队的集体智慧,更离不开区内专家的悉心指导。活动前,袁主任和祁馨老师从百忙之中亲临指导,使得活动主题更聚焦,形式更生动,学生的参与形式更多样,三位辅导员也受到了一次全方位的培训,收获颇丰。

现场祁馨老师对三节队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她肯定三节队课主题聚焦,切入口小,形式丰富。三节课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怎么处理好知识与情感的关系;处理好小队活动形式与目标的关系;处理好老师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好小队与小队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每位辅导员思考和探讨的。

活动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袁文娟主任对整个活动进行了高位的点评和引领。三节课都有引发我们深思的问题:知识的介绍如何更好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将生活体验和知识对接相联结才能更好贴近学生。活动的核心内容要更聚焦主题价值体验。活动的展开过程也要更好地呈现和设计。袁主任深入浅出的点评让在座的每位辅导员老师受益匪浅。

本次区课题研讨活动圆满落幕,领导专家们的高位引领,为我校后期班主任工作的研讨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责任担当。我校将细化“活动育人”的具体要求,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把食育作为育人契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建构校园食育文化,努力提升学生品格。(撰写:黄慈翔   审核:金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