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2020)》,紧紧围绕天宁区教育局中心工作,完善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以项目为核心,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研究水平。
以学校数字化项目与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新教学”实验项目以及“国家中小学数字教材课程项目”融合推进为抓手,有序开展范式的发展与应用研究,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广泛应用。一是发挥信息中心的主导作用,落实项目的实践和推广任务;二是配合教科室发挥各学科引领作用,落实项目组织和引领任务;三是发挥教师团队作用,落实项目培训和研究任务,要领衔人、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为基础,研究项目开展各级各类研讨交流活动,并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开展全员培训、建立学校自己的研究团队。
1. 依托区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研训员,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精心完善三大项目推进计划,组织学校各类教研活动、培训活动,优化组织和推进项目研究。
2. 针对我校信息化研究项目制定“常态化推进管理办法”,明晰研究任务,明确开展研究的年级、班级、教师,梳理学科教学内容、形成学期计划并上报区教育信息中心,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每月报送包含年级教研活动次数、常态课节数、资源包建设情况、参与工作室研究情况、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展等相关信息。不定期组织校级交流研讨活动并邀请兄弟学校参加。
(二)以课堂为阵地,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
组织全体信息技术老师教师深入研读《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和新教材,把握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新的目标和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力和课程的实施能力。针对新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师生互动、思维充分、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发展的高效益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科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参加区成长营的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以问题研究、项目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教研组的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
(三)以企业微信为平台,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我校疫情期间引入微信公众号平台,经过一年的试用和磨合,老师和家长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平台,同时也感受到了平台的优势。这学期,我校信息中心会结合各部门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继续用好微信公众号,同时依托天宁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天宁区学校网站集约化平台)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项目研究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新方法,继续组织教育青年教师微课大赛,信息能手大赛等,以赛促培。
附:具体工作日程安排
九月:
1. 组织参加市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2. 参加天宁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培训会。
3. 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阶段汇报活动。
4. 组织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进行视频制作的校本培训。
十月:
1. 组织参加“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项目实施研讨活动和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现场会。
2.组织参加2021年常州市电子技师竞赛
3.组织参加2021年常州市创客大赛(初赛)
十一月:
1. 组织校青年教师微课竞赛
2.参加天宁区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项目实施研讨活动。
3.组织参加2021年常州市创客大赛(决赛)
十二月:
1.参加区互联网+教学大会
2.参加小学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教学观摩研讨会
3.准备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现场调研
一月:
1.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2.参加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室四营”汇报展示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