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教育局文件精神,按《常州教育现代化2035》《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相关要求,紧紧围绕天宁区教育局中心工作,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二、重点工作
(一)确立龙锦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根据常州市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应用”精神与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新教学”实验项目融合推进,学校按照项目方案,对照拟定目标、工作进度,有序开展范式的发展与应用,分学科积极开展与落实互联网+的项目的培训及研究,并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级各类研讨交流活动。
根据区相关要求,依托区“3+1”模式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全力打造民主平等、互动对话、个性创造的课堂生态,形成学生中心、学习中心、线上线下融合、交互探究的智慧课堂。 本学期,常态化推进学校各学科新教学活动及互+活动的开展,各学科明晰研究任务,确定开展研究的年级、班级、教师,梳理学科教学内容、并及时向区信息中心报送参与工作室研究情况、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展等相关信息。
(二)着力培养各学科新教学种子选手,提升教师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
根据“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应用”精神与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新教学”实验项目融合推进,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及教学的能力的提升。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结合区新教学及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活动,各学科选拔出种子选手进行培训,积极帮助种子选手参与到工作室活动中去,并带动其他教师一起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学校各学科教研组的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
(三)以培养模型思维为抓手聚焦课堂,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
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省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学、3D打印教学及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当前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目前,部分教师重实践、轻提炼的现状,模糊了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
本学期要积极围绕区信息中心工作,深入研读《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信息技术》,把握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新的目标和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力和课程的实施能力。特别是把握好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好如何有效开展新增教学内容(如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的教学活动、不同年段信息技术学科适用教学方法的差异、信息技术课型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等问题。
(四)培养中层干部的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维护和保障学校的网络建设,提升学校网络性能,提高学校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支持好各级各类各项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同时加强校级中层领导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化的素养及利用信息化进行管理的能力。
三、具体工作日程安排
二月:
1.参加去信息技术期初教研活动
2.各学科制定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的相关计划。
3.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培训活动。
三月:
1.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学科新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2. 组织数学种子选手及部分教师参加区小学数学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3.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营活动。
4.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校基本功比赛。
四月:
1.组织数学种子选手及部分教师参加区小学数学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2.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天宁区信息技术学科评优课比赛。
3.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常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观摩研讨会。
4.英语组周甜参加李霞工作室活动,进行分享讲座《1+X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小学英语学科关键能力》。
5.语文组4月份组织两次新教学练兵活动。
五月:
1. 组织数学种子选手及部分教师参加区小学数学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2.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营活动。
六月:
1.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2.组织教师参加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室四营”汇报展示活动
3. 组织数学种子选手及部分教师参加区小学数学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