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属各小学:
为了进一步引导教师聚焦“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提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同时发现、培养和形成区内优秀教师群体,2021年天宁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经过第一轮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和第二轮课堂教学评比,于2021年12月22日全部结束。现就本次活动的亮点、不足和建议做如下总结:
一、亮点分享
本次活动体现出我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关注”:
1. 关注语言学习的意义化
语言学习要在有意义的情境和任务中进行。多数教师能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续编文本情境、运用任务情境,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
2. 关注活动设计的块状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块状意识显著增强,细碎的活动和问题明显减少,活动的整体性得到有效提升,避免了语言教学的碎片化和学习活动的浅层化。
3. 关注单元主题的育人性
多数教学在教学设计时除了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还关注到单元主题和语篇文本的育人价值,在发展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有机融合。
4. 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无论是教案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能惊喜地看到教师正逐步从关注自己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不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点、重点、难点和疑点,形成教与学互动过的良性课堂生态。
二、存在问题
本次活动也反映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 过度解读主题意义
部分教师对于单元主题的解读过度用力,有部分单元的主题意义已然超越现有年段学生的理解程度,忽视了编者对于相同主题在不同年段其意义的递进性。
2. 过度牵制课堂教学
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牵制过多。课堂中依旧存在开放问题的“假开放”,学生在教师的预设下按部就班地学习,长此以往,势必对学生的思维和个性是一种伤害。
3. 活动设计欠缺逻辑性
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关注活动间的逻辑性、关联性和递进性,导致环节之间相互割裂,活动之间跨度过大。
4. 目标分解欠缺递进性
部分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时没有关注到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总与分的关系,忽视分课时目标之间学生在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的前后关联性和进阶性。
5. 教案撰写欠缺规范性
部分青年教师在撰写教案时,活动描述为课堂话语的简单堆砌,欠缺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改进建议
1. 找准主题意义的切入点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标题、板块内容、目标语言与话题的相关性),立足学生已有认知和经验,合理、准确地解读单元主题意义,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替代儿童视角。
2. 把握收与放的平衡点
教师既要关注英语课堂的教学常规,但也要给予学生开放思维和个性表达的时间与空间,要把握好收与放、动与静的平衡点。
3. 关注教学活动的衔接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性和递进性,要将学习理解、运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课堂中有效落地。
4. 探寻教研组的研究点
各个教研组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学生实际特点开展课题研究或是项目研究,将教与研有机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四、活动结果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比赛区教师发展中心按既定方案组织评委对各校选送的单元整体设计、单课设计和课件进行匿名评选,共有15名选手进入课堂教学环节。第二轮比赛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评委集中观看视频并进行现场打分,现场还有工作三年内青年教师进行全程观摩,确保比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综合两轮成绩,现将比赛结果公示如下:
一等奖
刘娜(龙锦) 张婷(博爱) 贺迎(博爱) 胡帆(浦前) 徐文洁(虹景) 陈鹂(解小)
二等奖
吴 敏(虹景) 苏婕(雕庄) 蒯欧(青龙) 徐聂鑫(东青) 宦晶晶(华润)
王圣洁(解小) 浦亦炼(凤凰) 刘淼(雕庄) 吴银花(焦溪)
本次活动中优秀课例的视频链接近期会发在教研组长群内,请各教研组认真组织观摩和学习。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23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