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幼教>>红中幼:走近儿童,走进观察
红中幼:走近儿童,走进观察
——记“如何撰写观察记录”专题教研
发布时间:2022-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周烨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学会观察,以观察之心,探寻幼儿的游戏奥秘。

  为此,2022年5月7日、11日、18日三天中午,我园以培训研讨为基点,以案例分析为切口,以实操演练为抓手,让老师们共同参与到“走近儿童,走进观察——如何撰写观察记录专题教研”的活动之中,旨在通过一点及面的学习、实践,让教师们“有效观察、理性记录、科学分析”。

  一、概念解析,价值认同。

  观察是一门技术,记录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他们都是教师解读儿童、走进童心的桥梁。观察、记录、分析三个关键词汇聚在一起,恰恰就凸显了“观察记录”这个工具的重要性。

  “那如何撰写观察记录呢?”“观察记录有哪些要素呢?”根据抛问,教师们结合日常观察记录撰写经验纷纷阐述自己的想法。有的从观察记录的意义出发,说出了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有的从观察记录的撰写要素出发,说明观察记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还有老师阐述了观察记录的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做针对性的观察。最后,周烨老师结合教师们日常观察记录的撰写实际与需求,梳理了一份观察记录的基本框架,和大家分享观察记录的撰写经验。

  二、聚焦记录,分组探讨。

  随后,教师们通过分组结对,聚焦“观察实录”、“分析评述”两大块内容梳理撰写要点,最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章宇宁老师小组从观察实录的撰写格式上做了详述;曹璐老师组从观察实录撰写要点展开阐述;王银娟老师小组从分析评述撰写角度来做详实的分析。最后,大家总结出“观察实录撰写五大要素”及“分析评述五大要点”。

  三、案例分享,发现问题。

  教研活动中,还重点例举了一则观察记录,供教师们评判分析,以此再次强化教师们的学习所得。教师们在看实录、找问题、做点评中不断增强事件抓取、实录撰写、分析判断的各项能力。

  四、实操演练,智慧升级。

  俗话说,学习致用。在活动的最后,教师们现场观摩了一段小班娃娃家的游戏视频,并当场撰写一份观察记录,让所学内化。5月11日、18日两天,教师们又分别观摩了中班建构区、大班美工区的游戏视频,并撰写观察记录。此外,周烨老师结合教师们每次撰写的观察记录做共性、个性问题汇总分析,让各位老师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操演练中不断反思,逐步增强观察意识、撰写能力。(撰写:周烨  审核:施云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