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隐性课程”,是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创设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2022年6月20日上午,天宁区八所老城区幼儿园的骨干老师相约丽华新村第二幼儿园进行以“灵动环境,浸润童心”为主题的环境改造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现场改造、交流分享和专家引领三个部分。
一、凝聚智慧,现场改造
本次教研活动以两个班级为试点,骨干老师分组进班现场环境改造。在青竹园刘老师和邹老师的带领下,查看现场、发现问题、商讨措施、收集材料、分工改造。改造中教师依从区域设置的原则与各区域的特性,用不同高度的玩具柜、网格架、书架做成间隔物,给区域分界,为儿童创设了身心安全的活动空间;运用统一的色调、材料,打造舒适宜人的环境;针对区域内的材料进行调整,形成材料符合主题、丰富多元、陈列吸睛、工具适量的利于幼儿主动参与的游戏环境。
二、思维碰撞,交流可行经验
在交流分享环节中,试点班的老师就改造前的问题、困惑以及改造后的变化、收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试点班徐老师就改造前后班级区域环境的变化谈了自己的感受,娑幼业务负责人王翔老师也提出了建议,并达成了一致共识:班级空间要最大化的还给儿童;要随时为儿童发起游戏而存在;要给孩子参与班级空间调整的机会,要多元地呈现孩子的作品。
三、案例启迪,理清思路方向
天宁区学前教育管里中心刘艳主任针对两个班级改造后的班级环境进行了总结,并以案例的方式给大家指明了方向:美工区要注重输入和输出,为孩子提供多样化支架,如:美术区设置欣赏区,提供相关主题的实物、名画、远景近景的画作;阅读区要有适合孩子高度的桌子,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科学区桌面上摆放镜面纸,吸引幼儿主动接触材料,参与活动……
此次现场实操研讨交流活动,教师们进一步理解了环境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区域划分设置的原则,为幼儿创设一个富于感官体验、充满探索、选择和自由的游戏环境。同时,也为片区幼儿园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加强了片区幼儿园之间的共享、共进。
(撰稿人:徐静 彭艳 审核人:马美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