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偶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小,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手偶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符号,融合了教育、文化、娱乐、美学等多重价值,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园故事集体活动中运用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的手偶,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也可以为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提供便于故事理解的方式。另外,孩子在操作手偶表演和讲述故事过程中,调动了其手、口、眼等感官通道运动,以多感官刺激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发展。
常州天隆金梅幼儿园小三班的小朋友在2022年6月29日区域活动中开展了手偶故事活动。瞧,可爱小朋友拿起一个老虎手偶,嘴里发出嗷嗷嗷嗷的声音,说着:“我是大老虎,我要来吃你们啦!”朵朵见状赶紧拿了一个兔子手偶,作害怕惊慌的样子,嘴里说着:“哎呀呀,我是小兔子我很可爱的,不要吃我啊!”
这时,坐在旁边的亮仔赶紧拿起小羊手偶,嘴里说着:“我是小羊,咩咩,小兔子我来保护你!”。谁知道可爱立马把她的老虎手偶伸到朵朵和亮仔面前:“嗷嗷嗷嗷,我是大老虎,我不怕你们,你们跑不掉啦!”这时,琳琳赶紧从筐子里拿了一个大象手偶,伸到她们面前,大声喊着:“我是大象,我不怕老虎,我来保护你们!”说着,便挡在了“老虎”面前,还和老虎跳来跳去,阻挠老虎的“进攻”,很好的保护了小兔子和小羊,大家见状都哈哈笑了起来。
接着,他们还选择了其他小动物的指偶套在手指上,一起讲述了森林动物比赛和小老鼠找工作的故事,大家都说得津津有味,玩得不亦乐乎。
手偶剧,让孩子重新感受故事带来的快乐,以孩子为中心,老师为引导,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锻炼了手部灵活度。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快乐中体验。
(撰写人:高丽佳 陈佳钰 审核人:居彩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