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美术学科的教研工作,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标准为指南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继续以深入推进美术学科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抓手,以全面提升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职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识,创新教研工作的主题、方式与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美术课程的健康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梯队培训:提供多元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一百多位美术老师的师资情况,成立不同梯队来开展活动,要做到既“融合”又“分层”。所谓“融合”,即将联校教研组、微课题研究组、青年教师成长营等队伍,结合区域推进的“STEP”进阶式师资队伍“333”培养工程,以“三支队伍培养”为着力点,从“S—分享”“T—任务”“E—经历”“P—项目”四个维度推进和落实各项研训工作,最终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所谓“分层”,即根据每一次活动主题,给骨干教师、成熟教师、青年教师分别布置不同梯度的任务,指明不同的发展目标,分组进行分层次、差异化发展。
1.进一步更新理念,明确育人观
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南,展开各类研读、沙龙分享、结合案例的实践活动,明晰课改理念,进一步明确育人观。研读“新教学”的相关理论、“互联网+”新成果的推广运用理论等,增强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细化和落实的可操作性。
2.进一步培训基本功,补专业短板
以这学期美术基本功比赛为契机,以问题导向为原则,全面梳理以往省市、区域参赛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开展针对性培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专业短板的主题培训。暑期已经开展了理论、命题画、国画人物三次主题培训,赛前将开展手工创作等培训。
3.进一步搭建平台,促专业提升
不管是联校教研组、课题研究组,还是学科中心组等,融合进“STEP”教师梯队培养工程,提供多元发展平台。结合五级梯队评选细则,帮助教师进一步强化优势,如开办专题讲座、开设观摩课等方式辐射与传播优秀经验;同时,补足短板,使之补上课题、论文、塑造个人品牌等相对薄弱的一环,促进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新目标。
(二)课堂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逐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校本教研课,重在对解决常态教学问题的研讨。
校本教研作为最基本的组织,是教研室工作重心的下移,教研问题的生发和教研实施的载体都深深植根于基层学校、孕育于一线教师,它以教师为主体,融研究和学习为一体。
在组织校本教研活动时,不仅拘泥于“课堂观摩+现场评课”这样的形式,而是要树立“反思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通过对教材难点内容的梳理,通过对执教过程的剖析,通过对教学成效的反思,聚焦问题、围绕问题,让校本研讨有焦点、实践重构有支撑、自主反思有方向。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多元反思、深度研究,最终解决问题,“教+研”成为一体,进而顺理成章全面提升教师的学习力、思考力、研究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区域教研课,重在探索课堂转型的有效路径。
专题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能动学习。本学期将继续围绕 “基于核心素养的能动学习”为重点开展系列的专题研讨活动。以“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推进”为关键要点,展开基于证据的观课、议课活动,尤其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能力形成、素养落地。
专题二:创设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根据美术学科特点,聚焦“情境教学”“深度学习”两个关键词,围绕“情境创设”问题、“教学定位”问题、“教学设计”问题、“动态生成”问题、“深度参与”等问题展开多轮次的教学研讨活动。
聚焦两个专题,结合“新教学”“互联网+”项目推进,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提炼“生活的、动态的、有趣的、生长的”天宁美术课堂特质。
3.市级展示课,重在对难点教学内容的攻坚和探索。
集中潜力教师团队,对教材难点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实践反思——教学重构——课堂展示这一路径的多轮次研讨,以重塑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活动观。
以上内容通过本区域的联校教研活动、跨区域的联合教研活动、与名教师工作室联合活动等来推进,遵循“以赛促训”“学练结合”“交流互动”等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教研的优势,结合“空中课堂”“空中教研”等形式,开展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聚焦主题式研讨活动。
(三)课题研究:加强作业研究,用课题方式破解难点
平时常规调研和期末“命题画”专项检测,暴露出两大突出问题:1.校际差异明显,教师质量意识不强。2.重教轻研,尤其缺失对学生作业的研究。
1.课题研究:“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根于实践,源于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以省级课题《“回归本体”视角下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策略研究》为样例,指引教师围绕“美术作业”展开作业设计、作业评价、创新教学方式(如沉浸式教学)、美术工具运用、草图手稿、优秀绘本、板画板演等展开小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提升理论水平、促进和专业发展的平台,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断主动学习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积极进行思考和创新,认真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策略,由此促进研究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升。
2.论文写作:结合市年会论文评比,将平时的问题、反思、案例、总结等精心梳理,用新课标理论指导,写出有思考、有方法、有质量,能解决教学问题的文章。
(四)品牌布点:孵化项目,融合优势打造品牌
1.环境建设:在环境建设上突出因地因校制宜,结合学校主题、学生活动、各类比赛,将教师个人、学生作品阶段性地、系列化地进行分主题、分区域展示,逐步形成学校的艺术特色,亮出艺术品牌。同时,美术教师在环境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好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社团、课后服务的时间,充分利用教室、学校场馆、长廊等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和思考,开辟艺术园地,深化“教—画—评—展”一体化设计的实践路径。
2.品牌布点:科学分析校情、师资、学情,以及校园周边地方资源,利用优势资源,开辟艺术园地。以有机整合、资源共享、辐射带动为原则,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个性化实施,落实美育浸润行动。统筹“艺术特色”学校布点,孵化高品质美育特色项目。形成美术特色学校布点3—5所。
新学期建议教师们努力做到“六个一”:1.读透一本书《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在联校教研组上一节研究课。3.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论文。4.带好一个社团,办一次学生作品展览。5.个人精心创作一张有质量的作品。6.主持或参与一个区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 区期初教研活动;联校教研组制定计划并发送至386921916@{域名已经过期}。
2. 区联校教研活动。
3. 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
4. 市美术年会论文征集工作。
5. 市科幻画比赛作品的收缴和评审工作。
十月份
1.区美术基本功比赛。
2.区学科中心组课题研讨活动。
3.区域内青年教师练兵课暨STEP教师培训活动。
十一月份
1.区域联合教研活动。
2.区域内青年教师练兵课活动。
3.区学科中心组课题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区域内青年教师练兵课暨STEP教师培训活动。
2.区域联合教研活动。
3.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
4. 区小学美术期末质量检测。
一月份
1. 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
2. 组织教师参加市美术专业委员会年会。
3. 完成本学期学科和个人工作总结并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2022-8-28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