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江苏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雕庄中心小学以教育信息化促进百年老校的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省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赋能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在智慧校园建设、信息技术2.0培训、校园网络安全、信息化项目和课题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等领域,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径。
二、重点工作
(一)提质增效,高质量开展市信息化项目
结合区“互+”项目的研究,积极开展常州市第二期信息化发展项目《基于数字化的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的研究》和培育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落实教研组长在项目组研究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学期初制定好各学科的学期研究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立足师生的成长,夯实研究过程,以项目研究促进学校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高质量开展。在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校本化实践与探索,积极申报新一轮学校信息化课题。
(二)探索创新,助力学校双减、课后服务等工作
对标省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围绕学校双减、课后服务等工作,积极开发相关应用,破解教育教学难题。探索基于数字化的学生护照2.0版本的开发,通过量化评价、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评价中育人功能。通过技术支持下的评价方式变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育人方式的变革,提升双减和课后服务等工作的质量。学校将不断优化校内外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渠道,充分利用国家和区域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开发具有雕庄本土特色的数字化校本资源,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分享到更多区域。
(三)学习提升,深入学习、领悟和实践新课标精神
积极组织信息科技教师,围绕2022版新课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不断提升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读课标、勤反思、重实践、有思考的学习过程、提升每一位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素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和案例研究的方式,让新课标落地。新学期,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一次互相听课评课活动、新技术交流研讨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在交流和学习中,一起成长。
(四)示范引领,打造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新品牌
新学期,学校将围绕一个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一个国家项目,一个课题研究的方式,以“三个一”打造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新品牌,为百年老校在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一方面,通过信息科技学科、创客教育项目,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让学校678创客空间成为学生创客学习乐园、创新教学实践基地、人工智能课程孵化站、教师专业成长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赋能学校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团队,助力师生生命成长。积极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天宁区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学实践探索项目,助力教师授课、学生上课、教学评价等全过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的实践应用。通过AI赋能教育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附:具体工作日程安排[i]
九月:
1. 参加区信息科技期初教研活动
2. 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培训活动
3. 参加信息科技学科区域研讨活动
4. 组织开展“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主题活动
十月:
1. 参加信息科技学科区域研讨活动
2. 参加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项目研讨活动
3. 参加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
4. 参加2022年常州市创客大赛(初赛)
5. 组织开展“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主题活动
十一月:
1. 参加信息科技学科区域研讨活动
2. 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3. 参加2022年常州市创客大赛(决赛)
4. 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现场展示活动
5. 参加小学信息科技评优课活动
6. 组织开展“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主题活动
十二月:
1. 参加信息科技学科区域研讨活动
2. 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展示
3. 组织开展“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主题活动
一月:
1.参加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2.参加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汇报展示活动
3.组织开展“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期末总结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