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网站>>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五届教师发展工作室>>活动动态>>思维碰撞产火花,携手点亮优质课
思维碰撞产火花,携手点亮优质课
发布时间:2022-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承 微




国庆前夕,天宁区姚军华化学教师发展工作室常州市李小静化学教师培育站在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联合开展化学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和培育站教师刘忠杰占青青两位老师分别就《奇妙的二氧化碳》课题各自上了一节公开展示课,参加活动的全体成员观摩了两节研究课。观课结束后,姚军化工作室和李小静培育站分别安排部分代表,以发言探讨的形式对这两节课进行了剖析、评价,各组员分别提出宝贵建议。最终这些内容汇聚成新课标下未来的教研方向与具体的实践目标,给予广大教学研究工作者启迪,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常州化学培育站李小静副校长就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阐述,并就培育站工作给予了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评课交流环节在天宁区化学教师发展工作室领衔人姚军华主任的主持下热烈的进行。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的徐戴玲老师率先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她提到:刘忠杰老师的课从三个小节,依次认识干冰、认识二氧化碳性质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为主,循序渐进推进课堂,脉络清晰;不足之处是没有完整的学生活动,因此学生参与度不高。占青青老师化学与生活相结合,根据现象推断性质、用途,演示实验由失败到成功,都体现课前充足准备,希望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有评价。

正衡中学的严颖老师认为刘老师创造情景富有激情,营造出良好课堂感染力。占老师对学生欢迎仪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用熟悉的可乐作为连线学生的方法很好。严老师还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实验加以评析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由此启发新的思考。

接着,实验分校的彭小伟老师认刘老师贴近生活的角度引入课堂,突出化学实验性思维,从干冰升华的实验设计进行教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让学生更易接受。他还强调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提前介绍学习框架,对比梳理,重视思维引导,从而让学生系统化掌握知识。彭老师肯定占老师把握学生基础知识的思路,但也指出了本堂课没有体现出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是一个小小的缺憾

二十四中天宁分校牛改艳老师代表本校对两堂课进行了评议,老师听课时还统计两位老师上课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工作做的细致入微她认为刘老师从人工降雨鲜活的例子出发,采用问题串模式将知识讲解详尽透彻。占老师在课堂上拉进学生距离,用对比实验和建立模型方法取得很好效果。

然后,焦溪初中的刘亚华老师赞同刘忠杰老师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顺序和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也对占老师课前准备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建议占老师在最后通过知识巩固环节时,应请学生自己总结发言。

来自钟的姜骁威老师的发言推动研讨会到了高潮。首先,姜老师认为在课程进度到微粒间空隙时再加入干冰升华的知识,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过程层层递进,融会贯通。其次,依据亲身经历的阶梯蜡烛熄灭实验,姜老师反复实验得出容纳二氧化碳使用锥形瓶代替集气瓶的创新之举。把原本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换成干冰,阶梯蜡烛烧杯用更大号,依托气体受热原理,以便现象明显使实验成功。占老师堂教学,姜老师认为从塑料瓶中溶解二氧化碳实验设计角度,可根据新课标整体设计,以小见大,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碳排放实施,会很有教育意义。

培育站武时区礼河实验学校的王琳老师又详细点出刘、占两位老师课堂优点,也分别给老师们提供了两点有深刻价值的课堂设计补充。第一点是刘老师的课上可以做做看碳酸饮料和简易灭火器等等实验来反映新课标中用途的体现。第二点是在占老师课堂中同学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浑浊实验应当增加同体积的空气通入对比实验,增强实验缜密性。

开设公开课刘忠杰老师听了上述老师建议,表示今后教学中将结合新课标有机灵活地设计实验、体现学生实验。占青青老师讲到会向姜骁威老师学习勇于创新实验的精神,做到继续提高学科素养,完善课堂教学。

最后,天宁区化学教研员姚军华老师对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和点评。他重述了化学这门学科的初衷,学生要能从化学学习中学以致用。他表扬了郑陆实验学校化学教研组在本次活动中所发挥重大作用,他认为两堂课备课十分充分,实验材料准备非常好,教学环节清晰。两堂课均注重情景创设,小情景引出大文章,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和审美情感。参评老师不吝优劣,给出细致的评价,研讨氛围浓郁。针对细小具体问题,姚主任提出四个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不能将探究实验变成验证实验;第二,要多运用对比实验得出结论;第三,知识点呈现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培养,不能直接化;第四,本堂课要体现宠微结合的思想,要重视培养学生质和量的概念,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本次市区联合教研活动,使得参会老师们受益良多。相信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有所领悟,期待收获丰硕成

(图、文:高顺      审核:姚军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