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天宁区任玺铮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联合局小、博小联校以及“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一起走进郑陆实验学校,开展了关于“多声部音乐能力的培养”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是由郑陆实验学校田艳玲老师执教一节四年级的合唱歌曲:《小事情》。歌曲结构简单,四三拍,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二乐句合唱部分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巧妙地表达了“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歌词意境。
在此之前,11月18日上午任玺铮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围绕“多声部音乐能力的培养”这个研究主题进行了第一次研讨,田艳玲老师录制了一节录像课,老师们观课后积极发言,为田老师出谋划策。
本次田老师以“小水滴旅行记”为主线,整节课围绕情境,从分别练唱高处和低处云朵里小水滴的音符,到两片云朵聚在一起,形成二声部的合作,都能有序推进、流畅舒服。值得一提的是,田老师整节课语言都很精炼、过渡语生动优美、教学设计精致巧妙,这都为课堂情境创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课后,区教研员金燕南老师对本节课作出了细致深刻的指导,也对合唱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 本节课可以在情境中解决音准,在乐谱中训练和声听觉;
2. 班级合唱要在低年级就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培养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让孩子学会用耳朵听;
3. 多声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训练单声部圆润的音色,再而扩宽音域。
4. 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反馈,让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习得。
金老师的评课干货满满,老师们都深受启发。此外,工作室的成员们也围绕“多声部音乐能力的培养”这一主题,分享了她们观课的所思所感。
红梅实验小学 顾艳:学习任务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或兴趣为基础。学习任务应作为学习的载体,要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学习任务的设置一定是重体验,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
龙锦小学 曾亚昕:剖析乐谱中的细节;课堂的评价语言要高级,有推动;提升自己,带给孩子更多的音乐感觉。
龙锦小学 宰翔: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如何在童声合唱训练中获得统一的声音?二是合唱常见问题及解决。
最后,工作室及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养成的指导手册》第一次筹备会,任玺铮老师向成员们展示了她对教材的梳理,内容细致、扎实。工作室首席导师金老师肯定了任老师认真钻研的精神,也为大家后续指导手册的编写指明了方向。(文:李舒 图:曹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