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新学期里,我区美术教研工作,要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为目标,进一步改善教研制度和方式。在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识,创新教研工作的主题、方式与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继续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在美术核心素养导向下,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深入研究美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梯队培训:提供多元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灵活组建教师研训团队:联校教研组做到一个“联”字、微课题研究组做到一个“融”字、青年教师成长营做到一个“实”字、学科中心组做到一个“专”字。根据学期教研活动菜单,每次利用市、区联校活动,穿插进相关课题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使每个团队活动都有深入研讨的话题,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有主线串连。
1.进一步更新理念,明确育人观
通过专家培训、自主学习,引领大家比较读、重点读等方式,明晰课改理念,进一步明确育人观。重点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明晰在美术核心素养导向下,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观。比较读:比较双基、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异同,进一步明确育人观,增强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细化和落实的可操作性,将美术素养转化成学科关键能力。通识读:“新教学”的相关理论,“互联网+”新成果的推广运用,明晰新课程改革和课堂转型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
2.进一步训练技能,提升指导性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追求两大目标:一是为学生提供更有成效的示范和指导;二是教师自身形成自己专业化特色。根据教师们专业提升的需求,构建美术技能培训菜单,外聘结合内聘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两月一次的主题培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师们通过培训切磋技艺、交流提升。
3.进一步搭建平台,提升专业性
不管是联校教研组、课题研究组,还是学科中心组、青年教师成长团队,均需要提供教师“跳一跳,摘果子”的专业发展平台。五级梯队的评选就是一个极好的努力参照系。结合评选细则,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通过梳理自身条件,进一步强化优势,如开办专题讲座、开设观摩课等方式辐射与传播优秀经验;同时,补足短板,根据自身问题查缺补漏,给予存在问题的教师以针对性的培训与帮助,使之补上课题、论文等方面相对薄弱的一环,帮助教师更上一个专业发展新平台。
(二)课堂研究:基于研究专题,丰富教学活动类型
1.两个研究专题:专题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能动学习。本学期将继续围绕 “基于核心素养的能动学习”为重点开展系列的专题研讨活动。以“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推进”为关键要点,展开基于证据的观课、议课活动,尤其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能力形成、素养落地。专题二:创设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
2.组织多元活动:围绕以上专题,结合“新教学”“互联网+”项目推进,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核心素养;通过专家培训,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提炼“生活的、动态的、有趣的、生长的”天宁美术课堂特质。
通过本区域的联校教研活动、跨区域的联合教研活动、与名教师工作室联合等活动方式,遵循“以赛促训”“学练结合”“交流互动”等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教研的优势,结合“空中课堂”“空中教研”等形式,开展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聚焦主题式研讨活动。
(三)课题研究:加强专题研究,用课题方式破解难点
1.作业专题研究:教师在平时有重教学、轻作业的现象,通过对学生作业调研的情况表明:各校学生作业完成度差异明显,有的完成质量高,作业保存得好;有的完成质量差,看不出老师的指导痕迹,而且作业纸散落各处,无从查找。期末“命题画”专项检测则显示,校级之间的教学质量差异化较大。比较落后的学校,他们的学生绘画作业缺失美观性,低幼化现象明显。根据作业调研中的突出问题,建议将如何有效示范、创新教学方式、如何进行作品赏析、如何进行单元化教学等作为研究的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聚力作业问题,改进指导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2.省市区三级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省级课题《“回归本体”视角下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策略研究》、市级课题《小学美术课程利用绘本展开沉浸式教学的研究》等的研究工作,总结推广省级结题课题《小学绘画作业多元化评价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围绕课题,撰写相关论文、积累经典案例、形成“证据意识”“成果意识”,积极深入开展省市区三级课题研究。
(四)品牌布点:孵化项目,融合优势打造艺术特色
1.社团建设:“双减”背景下,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学校活动、比赛活动、教材内容,根据本学期首届天宁区艺术节活动提前规划和安排学生活动等,建设好社团活动。
2.环境建设:美术教师在环境建设上突出因地因校制宜,结合学校主题、学生活动、各类比赛,将教师个人、学生作品经常性地、成系列地进行分主题、分区域展示,逐步塑造学校的艺术特色,亮出艺术品牌。同时,美术教师在环境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好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社团、课后服务的时间,充分利用教室、学校场馆、长廊等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和思考,开辟出独特的学校课程和课外活动园地,深化“教—画—评—展”一体化设计的实践路径。
3.品牌布点:科学分析校情、学情,以及校园周边地方资源,用好教师资源,整合各方优势,开辟艺术园地。以有机整合、资源共享、辐射带动为原则,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个性化实施,落实美育浸润行动。统筹“艺术特色”学校布点,孵化高品质美育特色项目。遵循美育特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美育内涵,提升美育质量;突出因地因校制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美术特色学校布点3—5所。
新学期建议教师们努力做到“六个一”:1.读一本研究课程改革或课堂转型的专著。2.在联校教研组上一节研究课。3.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经验总结。4.带好一个社团,办一次学生作品展览。5.个人精心创作一张有质量的作品。6.主持或参与一个区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 区期初教研活动。
2. 新课标和作业设计培训活动。
3.联校教研组制定计划并发送至386921916@{域名已经过期}。
三月份
1.区联校教研活动暨王晓杰工作室研讨活动(一)。
2.区学科中心组课题研讨活动。
3.区域联合教研活动(天宁+新北)。
四月份
1.市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区联校教研活动暨王晓杰工作室研讨活动(二)。
3. 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一)。
五月份
1.省级课题教学研讨活动。
2.区联校教研活动暨王晓杰工作室研讨活动(三)。
3. 区首届艺术节活动。
六月份
1.区联校教研活动暨王晓杰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四)。
2.区小学美术质量检测。
3.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二)。
七月份
1. 完成本学期学科和个人工作总结并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2023-2-1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