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新闻速递>>深思共研,教以致远——记天宁区居莉丹工作室和钟楼区章丽卫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深思共研,教以致远——记天宁区居莉丹工作室和钟楼区章丽卫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15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张丽东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为进一步推进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聚焦学生素养发展,530日下午,天宁区居莉丹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与钟楼区“小学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实施研究”章丽卫工作室齐聚龙锦小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天宁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莅临本次活动。

精彩课堂,智慧共享

冠英小学的朱玉婷老师执教了劳动课《剪纸团花》。朱老师由剪纸团花的历史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团花的特点;通过实践体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剪纸团花折、画、剪、展等四个步骤制作要点,团花“圆”、“中心对称”、“重复排列”的指导细致高效;小组合作制作创意纸团花,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助力劳动素养落地。在朱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在探究中掌握方法,在合作中感受乐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工匠精神。

龙锦小学的许烨老师执教综合实践课《出发吧!紫荆公园小导游》,许老师以导游招募令情境,激发孩子成为小导游的兴趣,明确小导游的五大目标:掌握信息、规划路线、安排活动、解决问题和善于表达。许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方法——再次实践”的路径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真问题、真解决、真探究。通过丰富且适切的活动,学生在思维探索中学,在真实情境中做,不断体验和实践。规划路线和情境模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更拓宽了思维发展。

钟楼实验小学的朱长燕老师分享了题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劳动教育充满生命力》的专题讲座。朱老师根据劳动课标要求,结合自己赴杭州拱墅区学习的心得展开交流,认为可以通过打造一面、建成特色、开辟一片场域等方式来进行环境创设,使劳动教育就在身边。同时,朱老师认为,充满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一定是向下扎根的,应根植于学校特色;充满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也一定是向上生长的,要面向未来,要不断助力学生参与劳动项目,体验劳动过程,在劳动中传承工匠精神、获得国际视野,感受劳动的魅力。

专家点评,高位引领

精彩的课堂展示和讲座分享后,在工作室领衔人居莉丹老师的主持下,全体联合工作室成员进行了研讨活动。两位执教老师分享了自己精研课堂的心路历程以及参与现场展示的成长与收获。与会老师也纷纷发表观点,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不仅课堂目标明确,而且难点突破巧妙,非常值得学习。

随后,两位工作室领衔人精彩点评。领衔人居莉丹老师认为联合教育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虽然两位老师分别上的是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但都立足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素养发展。

领衔人章丽卫老师也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实践探索,认为这样的课堂非常“亮”,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情怀,但同时也给出诚挚建议:如果课堂能让学生探究多一点,探究味浓一点,将会给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

最后,天宁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高位引领。蒋老师指出,朱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以生为本,趣味十足,尊重学生发展。同时赞赏朱老师的指导进行了三相结合:(1)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辐射全面;(2)讲练结合,学生不断体验,课堂乐于尝试;(3)工写结合;教师指导由扶到放,粗细结合。整节课朱老师注重学生实践和多元体验。

蒋老师从三个方面点评许老师的课堂:1.情境真实,提升能力,学生在闭环式的情境中激发实践内驱力;2.勾连生活,唤醒体验,注重学生真实体验,做出真课堂,真研究。3.问题导向,前后串连;以解决问题和方法指导为主要内容,课堂版块明晰,目标明确。

  专研以精艺,众行以致远。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为两区教师提供了理念指引、实践指导以及互相交流的平台,同时促进了各校间的共同成长,充分体现了专业引领、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教育似登山,不在一朝夕,愿我们常磨砺,拾级层层递!


(撰稿:王洁 审核:蒋春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