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学校区“三全”项目,围绕打造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围绕新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百年老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立足市教育信息化项目,继续开展实践研究
继续积极开展常州市第二期信息化发展项目《基于数字化的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的研究》和培育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根据项目计划,积极为项目结项做准备。梳理项目研究中已有的成果,在成果提炼与辐射,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与案例建设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研究。继续推动基于数字化的学科项目式学习研究朝全学科、常态化方向坚实迈进。
期初,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明晰各研究组学习研究计划。组织开展优秀团队和优秀教师数字化案例的分享活动,以骨干引领的方式,提升各教研组研究的有效性。鼓励各组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开展互联网+课堂教学的研究,积累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探索人机协同教育实践,为学生搭建与智能机器交流的平台,明晰不同学习任务中人和智能机器的任务边界。
(二)围绕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学校特色项目
依托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和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深入研究和实践,打造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新特色。在已有的《数字工匠》课程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热点,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继续开发有学校特色的人工智能教学案例。依托人工智能促进课堂教学变革、并为师生成长赋能,不断开发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新场景。继续积极参加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工智能项目,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期初,制定好学期研究计划和公开课执教计划,进一步明晰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路径和发展目标,积极申报十四五市级信息技术课题。
(三) 围绕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学校网络安防水平
继续加强学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晰网络安全边界与责任,明确网络安全问题处置流程,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防护演练。学期初,将在一些信号薄弱的教室增加一些无线AP,提升全校无线网络的覆盖率。将继续提升学校网络的安防水平,组织学校网络管理开展专题学习活动,组织开展网络安防演练活动,在安防演练中,提升学校安防的水平和应急能力。加强校内教育云建设,通过内网云盘,为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 立足创客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打造学校教育名片
结合课后服务第二时段活动的开展,高质量开展学校创客活动。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和学校特色文化,回应时代的呼唤。围绕数字工匠、3D设计与打印等项目,探索形成一批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案例,打造学校教育新名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