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学>>道德与法治>>新闻动态>>专家指导高屋建瓴 分工协作抱团成长——记天宁区钱铮教师发展工作室第15次活动
专家指导高屋建瓴 分工协作抱团成长——记天宁区钱铮教师发展工作室第15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中学道法

秋风微雨的天气,天宁区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钱铮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共聚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开展天宁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期初研讨暨钱铮教师发展工作室第15次活动。

首先由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领衔人王震霄老师带来主题为“跨学科学习研究综述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展”的专题讲座。

王老师围绕“跨学科”主题,首先简介了“跨学科”学习的历史理论渊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数据,比较了中外对于“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广义、狭义两方面界定了“跨学科”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跨学科”领域发展的阶段特点,为我们理清从“跨学科”到“跨学科学习”再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历史脉络,鲜明且形象地指出目前中小学在“跨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拼盘式”、“应景式”等问题,并借助“长安三万里”这一暑期热点以“李白与唐诗”为例,指出要开发有生活情境、有问题探究、有活动体验的项目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教育教学实践,广泛运用各种跨学科资源打破学科边界进行学科融合。

在理论介绍指导的基础上,王老师解读了“跨学科”研究在落实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转变学习方式、回应时代育人需要等层面的深远意义、并从校本式、项目式的“跨学科”学习的分类角度,对与会教师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实施流程的指导,并明确“跨学科”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要坚持思想性、目标性、精选性、可行性的原则,指出在“跨学科”具体的实施中要从分科走向整合、从知识走向育人、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创生、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育人、从机械重复走向教育科研。

王老师从理论解读到实践指导,让与会老师对于“跨学科”教育教学行为有了更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由孙华老师和何阿慧老师分别就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进行经验交流。两位老师共同谈到要从集备、听课、评课、作业等常规入手,抓牢抓实,营造浓厚的组内研讨氛围,在校内外专家的引领下主动学习、抱团成长、共同提高。

最后,钱铮老师与老师们共享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年轻老师的教学常规要求,督促老师们主动作为,积极撰写论文,参与学科教学竞赛,抓住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分工合作构建天宁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进一步助力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