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天宁区小学英语“数字赋能语言知识的精准教学”研讨活动在兰陵小学四楼演播厅举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小燕老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薛红副主任、天宁区数字化学习教研员袁菊明老师、小学英语教研员杭燕楠老师莅临活动现场。江苏省王蕾网络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重点课题《场景学习:英语阅读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课题组全体成员、天宁区数字化学习研究小组种子教师以及东青实验学校英语教研组、兰陵小学英语教研组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兰陵小学蔺黎明校长全程参与,活动由兰陵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张丽花老师主持。
课堂教学:共探精准教学
首先,兰陵小学的陈张霞老师执教了五上U6 My e-friend 的Story time。陈老师借助尚学平台,以mind map为抓手,帮助学生图文并茂地展示预习成果,多维度了解主人公Peter。此外,陈老师通过头脑风暴、小组问答、定向检测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于Peter的好奇心,以精准的问句形式打开思路,挖掘文本背后的价值。陈老师巧用平台收集的各项数据,及时捕捉生成,精准讲解重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着,东青实验学校的徐聂鑫老师执教了四上Unit5 Our new home 的Fun time。徐老师借助平台,通过歌曲渲染、图文匹配等多种热身活动,帮助学生从语言的输入转化为语言的输出。徐老师延续第一课时Story time文本情境,并结合听、说、读、写,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本单元的核心语言知识,在围绕学习目标师生、生生互相启发、互相质疑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对本课时的学习重、难点突破和掌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沙龙研讨:同话数字赋能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字化学习教研员袁菊明老师主持了第二板块的沙龙研讨。她与杭燕楠老师一起,带领工作室和课题组的老师们围绕“数字赋能”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兰陵小学张丽花老师从数字化赋能的视角评析了陈张霞老师执教的研讨课,她认为陈老师借数字化赋能,实现语篇的多维分析和“教-学-评”一致的精准实施,探索出一种高年级语篇阅读教学的新路径。奔牛实验小学肖洁老师对徐聂鑫老师的课堂大加赞赏,她认为徐老师利用数字化平台创设新家整理的大情境,和学生一起趣味盎然的开启语言学习之旅,在一个个小活动中有效分解和突破语言知识学习的重、难点,课堂节奏明快、高效。湖塘实验小学的沈雪雅老师则从“场景”的角度开展了交流,她认为两位老师都为学生创建了大而优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沉浸式场景中体验和探索语言知识学习的精准表达,更让她眼前一亮的是,看到了徐聂鑫老师的词汇教学也紧扣三年级phonics的基础,实现了进阶运用。勤业小学的朱怡琳老师认为两节课赋学生表达之能、思维之能、策略之能,并结合英语新课标中对学生对语言知识培养的具体要求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杭燕楠老师由衷地感叹,两节课例颠覆了她以往对数字化教学的原有认知,她认为两节课在精准教学上实现了可圈可点的进阶。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袁菊明老师对这两节课的执教老师的信息素养给予了大大的肯定,并期待各位教师也能成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引路人。袁老师提出依托信技术打造互动、沉浸式“新课堂”,不仅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教学模式变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要求。她表示不久的将来,我区也将全面开启全学科全学段的“智慧新教学”研究,希望全体种子教师们多多参与学习研究,做好思想认识、新技术和新环境教学改革“三个准备”。
专家引领:适时适量适当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薛红副主任围绕“精准”和“场景”两个关键词,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引领。薛主任肯定本次活动中呈现的两节精彩课例,充分体现了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无痕融合,在理解学科本质与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精准的数据分析,有向施策,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语言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用数字化赋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有方法、会学习、善合作的学习者这一教育理想变得触手可及。最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小燕积极评价工作室在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的进步,让她看到了技术与语言教学融合的一种理想的课堂状态,技术的使用适时、适量、适当,既不喧宾夺主,也不眼花缭乱,将技术平和地引入日常教学已经成为现实。同时,黄老师也对后续研究进行了高度引领:在开展语言知识的精准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教材的长程设计;要善于基于课堂生成的动态数据,调整更优化的活动和资源跟进;对于课堂“学习小贴士”,重在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研修有道,众行致远。本次活动极具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为一线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提供了范例,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未来的数字化教学道路上,老师们一定会深耕课堂、砥砺前行,践行教学新样态!(图文:姜舒;审核:王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