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促教,教研提质。为有效推动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化常规教研,提升教研品质,提高教研活动效益,实现教研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发展和成长,2023年11月17日下午在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举行了常州经开区-天宁区初中化学“省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专项联合教研活动”教学展示活动。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董新伟老师、常州市正衡中学艾璐副校长、横山桥初级中学俞银龙副校长、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化学教师代表、经开区、天宁区各校化学教师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观摩,来自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凌娟老师和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周旻洋老师依次执教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和《燃烧与灭火》两节研究课。
凌娟老师以学生见过、但又有些陌生的“火柴”为情境,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教学,设计并实施了“了解火柴”“理解火柴”“应用火柴”三个教学环节,学生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含义,进一步深入研究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步骤和配平方法。最后,展望火柴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明白很多研发和生产都离不开化学方程式,进而揭示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所在。
周旻洋老师本堂课分五个板块进行:第一部分寻火有路;第二部分识火有道: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第三部分防火有招:第四部分灭火有法:从“如何让一个蜡烛熄灭”引导学生联想灭火的方法与原理,了解实验室常见的灭火器材。从如何灭油锅之火,探讨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并结合历史故事:赤壁之战与电池引燃钢丝棉的实验,加深理解;第五部分控火有术。
活动第二阶段是横山桥初级中学俞银龙副校长和常州市正衡中学周晶老师分别对上课的两位老师进行了点评。俞银龙副校长认为凌娟老师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这节课,从学生学情和认知基础出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性的“火柴”情境,将问题、知识、方法、信息、观念等寓于教学情境中,巧妙地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生活主题化,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走向、走近、走进“火柴”,体悟有料、有用、有趣、有味的化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变化观、守恒观、微粒观、定量观等基本观念的形成,为分析解决化学问题。周晶老师认为周旻洋老师的《燃烧与灭火》从发现火到利用火,带同学们感受火这一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小船燃烧实验引入,带学生了解新型防火技术,并为下一板块灭火,做铺垫。在认识燃烧与灭火后,人类更重要的探索在于如何优化燃烧,本板块从生活、工业两个角度出发,从燃料变迁与技术改革展开话题,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活动第三阶段是常州市正衡中学艾璐副校长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回顾与展望,条理清晰地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规划了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以及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明确下阶段研究计划。艾校对后续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扎实有效的开展研究工作。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做好过程性资料;要把握时间节点,分阶段有序实施;要合力开展研究,以课题为抓手,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提升。三是要特别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课题组成员共同撰写各项章节成册。我们也相信课题研究在成员们的同心协力下,定会繁花似锦、一路欢歌!
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思齐想,笃定而行。每个人都在这初冬时节收获了一颗沉甸甸的果实。且思且行,聚势赋能,我们将在初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探索之路上继续笃定前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