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品质,增强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质量提升,特制订本方案。
一、比赛学科设置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
二、比赛时间安排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2年为一周期,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学科每4年为一周期。
三、参赛条件
1. 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教师全员参加,40周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
2. 曽获常州大市二等奖及以上的教师可不再参赛;
3. 每校至少确保1人参赛。
四、比赛形式及内容
初中学科优质课比赛一般分三轮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轮 解题比赛或教学设计或技能展示
解题比赛由学科研训员进行命题,试题结构及测试时长参照市级解题比赛。教学设计或技能比赛由学科研训员确定时长或内容。从第一轮比赛中择优遴选不超过40%的教师进入模拟课堂比赛,参加模拟课堂比赛的名单在天宁教育信息网公布。
第二轮 模拟课堂
一般采用现场进行的方式,先独立备课,再进行模拟上课。从模拟课堂比赛中择优遴选4~8人参加借班上课,参加借班上课比赛的名单在天宁教育信息网公布。
第三轮 借班上课
借班上课课题一般提前4~7天在天宁教育信息网公布,比赛地点提前1天公布。借班上课前,教师不得提前接触学生。借班上课对全区教师开放,供教师观摩学习。
实际比赛时,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参照执行。
五、获奖人数确定
按照不超过参加第一轮比赛的教师总数的40%确定获奖人数,原则上,获得一、二、三等奖人数分别是获奖人数的20%,30%,50%。
六、其他事项
各学科比赛前要制订好学科优质课比赛方案,并报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核通过后可以组织比赛。
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2023年11月22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