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聚焦“图形”领域 赋能“几何”教学
——记天宁区小学数学单信教师发展工作室第18次活动
夏日至,万物竞秀;教研日,赋能精进。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合作,共同探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新思考和路径,2024年5月23日下午,天宁区单信工作室成员在凤凰新城实验小学开展图形的认识专题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由虹景小学的张颖老师执教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张老师通过猜猜信封后面的图形引出课题,再通过找角、画角、比角、创造角等活动,引导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直观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由模糊到清晰地刻画了角的特征,发展了空间概念。
第二节课由凤凰新城实验小学的包梦南老师执教五年级《圆的初步认识》。包老师从生活中的圆入手,通过与之前学习的平面图形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借助材料画圆和用圆规画圆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探究并掌握画圆的基本方法。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内化圆的基本特征,建立形概念,发展推理意识。
课后老师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孙云卓老师认为张老师能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注重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陈婧诚老师认为张老师在课堂上善于捕捉学生资源,教学活动新颖,特别是最后用“请学生介绍角”来替代“你有什么收获”,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黎媛君老师认为包老师这节课结构清晰,从生活中的圆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在直径和半径等特征的探究中突显了高段的推理意识,穿插的微视频、游戏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单信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肯定,认为她们既有学生立场,又有教学创新,虽然分属高、低两段,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他强调,围绕主题的聚类分析有利于找到图形教学的共性方法和策略,关于课型的感悟和理解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他建议:立足“双新”背景,老师们首先要继续关注学情,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明确学的起点;其次要进一步研读新课标,根据新要求设计学习活动,明确学的路径;最后可以回归生活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所学概念解释生活应用,发展数学眼光的同时增强数学思维和表达,指向核心素养的“三会”,展示学的成果。
“教为引,研为路,思为桥,践为证”。这次工作室活动既是教师们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舞台。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工作室的老师们定能孜孜不倦,提升自我,破茧成蝶,谱写教学路上的新篇章!
撰写:包梦南
摄影:万夏耘
审核:单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