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研动态>>解小教育集团:培训赋新能 积蓄谋新篇
解小教育集团:培训赋新能 积蓄谋新篇
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语文学科期初教材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09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蒋芙蓉

解小1.jpg

解小2.jpg

兰陵1.jpg

丽二1.jpg

丽二2.jpg

浦前1.jpg

浦前2.jpg

三河口1.jpg

香梅1.jpg

香梅2.jpg

延陵1.jpg

延陵2.jpg

师道远而学无涯,善若水需孜孜不倦,深耕耘且广积粮。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0248月31日,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全体语文老师参与新学期语文期初教材培训活动,通过线上观摩,深入学习统编教材,为新学期赋能。

集团各校由分管校长、学科主任组织,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在办公室观摩学习,专家们的解读,平凡中见博深,浅显中彰智慧。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及时笔记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

在各区教研员的高位引领下,老师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统编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学习任务群内容组织与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研员们还以具体的课例对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说明,使老师们受益匪浅,且相当具有实用价值。

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们齐聚一堂,认真学习了新教材分析的视频,并针对新教材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分析研讨会,特别关注了幼小衔接的“66天打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日常的打卡任务,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他们分析打卡活动的设计意图,讨论如何通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老师们还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打卡活动,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全面发展。此次研讨会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一年级的幼小衔接也是本学期的重点,相信一年级老师们会用好《幼小衔接66天》这本书,关注适应期,让一年级科学衔接。

二年级:陈秋云老师的讲座围绕单元整体把握落实展开,聚焦于小学语文新课标下的热点与变化。首先介绍了二上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强调了教材内容的稳定性和细节调整,包括生字微调等。接着详细分析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并讨论了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施这些任务群。最后,讲解了基于单元的教学重点落实,包括阅读与表达、识字与写字、跨学科学习等内容,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备课组老师获益匪浅,牢记心中。

三年级语文组老师线上学习了曹老师带来的《三上语文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曹老师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展开,1.基于学业质量监测的教学启示。2.教材内容概览与整体编写思路。3.任务群的内容组织与教学设计。关于整本书阅读,曹老师也提供了具体的行动路径:一、营造读书氛围,读起来。让阅读动力有支撑,让阅读经历有评价,让阅读成果有展示(成立班级图书角,举行精彩故事会)二、设计学习任务群,读深入:紧扣语文要素,明晰整本书阅读任务;开展梯度课堂,强化整本书阅读方法;根据阅读主题,设计整本书阅读作业单。三、设计评价标准,明方向。在曹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都获得了许多新的思考。

四年级老师集体观看了期初教材培训,新教材的亮相,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从内容的编排上,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各个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同时,新教材融入了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生活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可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听了裴红霞老师的讲述,四年级备课组对教学有了更深的想法。

    五年级老师们学习了杨春芳老师的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除了一贯的教材解读、对教学实施角度的思考,对五上统编教材的系统梳理之外,重点对省测的类型框架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省测内容主要是积累和阅读。积累,要求能读准常用字的字音,分辨形近字、同音字、音同形近字的字形,准确地理解常用词语并能分辨词义间的细微差别,能借用语感在较复杂的语境中恰当运用词语,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在较复杂的语境中运用经典语料。阅读,要求阅读文本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利用文本信息并联系生活经验能从多个角度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解释与评价,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要求老师们夯实基础,拓展训练,尤其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训练要重视。

六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共同学习了金东旭老师带来的《基于学科大概念,凸显语文的建构性课程知识暨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的线上培训。培训中,金东旭老师以“‘任务群’的学理分析”等几个板块,精准地向一线语文老师解读了大家关心的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金老师用案例向我们阐述了语文学科一直以来的学科确定性的问题。通过本次线上教材培训,我们六年级语文组对于任务群的具体落实有了更加深刻和明晰的认识,将会更加精准、有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凝心聚力的教研让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追求前进的方向。博学而不究,笃行而不倦。学习路上,我们不负春光,踏梦而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