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神奇的语言,无需文字却能触动心灵。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能够传递喜悦和悲伤。音乐是文化的载体,通过音符承载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色。2024年11月27日,博爱联校、局小联校的老师们齐聚博爱小学怡康校区,开展博爱联校、局小联校联席音乐教研活动,共同探讨音乐教学。活动分为授课、评课、讲座、素养展示四个环节。
一、授课展示
华润小学的倪嘉艺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游子吟》,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的母爱。倪老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古诗新唱的形式,使学生对于诗歌有了简单的了解。紧接着引入课题《游子吟》,从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入手,体会作者的情感,掌握诗歌的韵味。在教唱时,倪老师带领学生根据诗词内容加入穿针引线的动作,通过律动来体会歌曲的节拍和长音,贴合生活实际去感受音乐。整堂课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到诗歌的旋律优美和字词凝练,在歌声中探索诗与乐的和谐融合,同时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专题评课
联校的老师们结合课堂教学,围绕“新课标下小学歌唱教学课堂转型的研究”展开评课。老师们提到,要关注传统文化与音乐课堂的结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歌唱状态,做到及时调整,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让学生沉浸在歌唱里。要关注课堂教学环节的关联性,做到条理清晰,衔接顺畅。老师们畅所欲言,互帮互助,力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三、专题讲座
常州市博爱小学音乐组教研组长朱淑佳老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音乐素养为我们带来了“音乐与身体的共舞——探索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专题讲座。朱老师首先介绍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涵,再通过分享并讲解具体的音乐教学片段,使在场老师更直观地了解教学过程,最后对于方法体系做了总结。这场讲座让老师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需要让学生将身体和音乐节奏进行融合,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
四、素养展示
活动最后,由工作5-10年的老师们进行了自弹自唱的展示。老师们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为我们展现了天宁音乐教师的风采。
此次联校教研活动,用音乐将每一位老师的巧思连接在一起,在观摩学习和互相探讨中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灵感和方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能够做到用音符促进学生成长,将育人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快乐学习。(图文:博爱小学音乐教研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