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研动态>>同研共进|局小集团华润小学、浦前中心小学联校语文教研活动(三)——“研”语绽芳华,聚力共成长
同研共进|局小集团华润小学、浦前中心小学联校语文教研活动(三)——“研”语绽芳华,聚力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10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邹梦尧、周茜彤

为进一步转化新课标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解决小学生语文背诵的难题,提升一线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10月25日,常州市华润小学联合浦前中心小学,开展了基于“记忆理论视域下提高小学生语文背诵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联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也是基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分镜”课堂研究,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贴切地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共同构筑语文教育的新篇章。

第一节课由华润小学周茜彤老师执教五上《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师在复习回顾后,直接导入文本第二自然段。 教师先示范教学,通过出示译文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红日”和“黄河”的象征义,知道“象征”的定义和作用。学生掌握方法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资料,对剩下的古句进行了解释,并总结出了象征义。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丰富的课外资料,领悟到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深情与希冀,也在层层递进的环节中熟读成诵。学生联系开头结尾,总结出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关系密切。学生与梁启超隔空对话,既深化文本结构特点,也歌颂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抒情的音乐中,学生们聆听着伟人们年少时的故事,心生仰慕,立志成为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好少年。课堂尾声的学唱歌曲和补填歌词,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既落实了“教—学—评一致”,也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第二堂课由浦前中心小学的邹梦尧老师执教五上《父爱之舟》。在一般人的笔下,母爱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邹老师先通过词串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文中父亲的身份,同时相机出示文中原句“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通过朗读加深了学生对父亲苦自己、爱孩子形象的感受。通过文脉梳理,学生走入情境,找寻典型场景里的父爱,并通过简练的语言概括成小标题,配乐梳理,使得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整体感受。随后,对小船出现的两个场景进行精读感悟,并给予方法支撑,让学生代入身份,就自然而然地深切体会到了吴冠中文字间流露的真情,通过情境补白、勾勒背影等方式,学生走入文本,也走入了星夜下水波上的深深父爱。

课后,浦前中心小学的刘芬老师和华润小学的谢璐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专业素养强,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流程清晰,教学设计精妙,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也针对两节课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关注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行则进。本次教研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的展示,更为老师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相信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课堂,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