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国家政策和文件,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恪守“求是务实、与时俱进”的教育哲学,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围绕区教育局“8610”工作计划,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任务,落实天宁区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强化证据意识,不断增强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能力。
一、现状问诊
1.日常学习内容需要整合,学习方式需要转型
2.日常写作管理需要突破,成果层次需要提升
3.校本研究范式需要构建,科研教研需要合轨
二、推进思路
1.多管齐下加强培训,抬高学习底部
本学期将着力“知网研学”平台的日常应用和创新管理。将老师的口袋学习、泛在学习变可能为现实。后期通过自学摸索、交流分享和专题培训,倡导学习与研究的常态化整合,发挥各校主观能动作用,真正为教师学习和创作服务。加强“教育家精神”的再学习,做好“建构主义”“具身认知”“教育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应用”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分享。
2.自检自建借力借势,推进科研管理
扎实推进区“四有” 合格教育科研学校建设(有明确的工作职能,有稳定的专职人员,有专项的科研经费,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先学校自检自建,后中心分批次对示范性市教科研基地、市教科研基地、区教科研基地、其他学校开展摸底调研。梳理、实践校本研究基本范式,包括课例研究、集体叙事、行动计划等,形成教科研基地学校之间、非基地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态势,把校级管理作总结和辐射。发挥省精品课题的引领作用,分享交流课题日常管理和成果培育经验。
3.交流分享共研共进,科研教研合轨
继续“省级课题跟踪抓,市级课题集团抓,区级课题委托学校抓”的层级管理制。做到有所侧重,关注全体。将相近主题研究的团队组织起来,形成研究共同体,区级层面策划研讨展示活动。做到“一基地带多校”,特别关注城乡结合、强弱结合,强化科研与教研的合轨运行。主题如:“课堂组织优化”“学习方式丰富”“智慧教育赋能”。
4.全力投入抱团推进,冲刺成果申报
借成果奖申报之机,强化成果梳理。抓稳但不限于10项市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3个省精品课题,助力区域在重点项目研究的成果,冲刺2025新一轮教学成果奖。
三、具体安排
二月
1. 区教育科研工作期初协商会
2. 省规划2024年度课题开题
3. 教学成果奖申报调研
三月
1. 市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中期评估
2. 区2024年度教科研奖励支撑材料申报
3. 天宁区科研教研合轨活动(青龙:“学习方式丰富”主题)
4. 省教研十五期课题中期评估
四月
1. 天宁区科研教研合轨活动(虹景:“课堂组织优化”主题)
2. 区教海探航论文评选活动
3. 省精品课题分享
4. 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展示活动
5. “四有”合格教育科研学校调研
五月
1. 天宁区科研教研合轨活动(紫云:“智慧教育赋能”主题)
2. 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展示活动
3. 知网研学平台应用暨教育理论学习交流
4. 省教学成果奖申报
六月
1. 省规划2025年度课题申报
2. 区课堂教学评价课题活动
3. “师陶杯”论文参评活动
4. 省教海探航参评
*注:
1. 2025年2月21日12:00前,课题主持人或成员变更(中期评估后原则上不接受变更)的申请表电子稿发至邮箱:tjujys@163.com;通过审核的变更申请表纸质稿,经打印、所有主持人签名、学校盖章后,送至区教师发展中心,待完成进一步的变更认定后返还。
2. 2025年2月21日12:00前,学校教科研分管领导制订学校计划电子稿发至邮箱:tjujys@163.com。
3. 各课题组将研究计划上传至本课题网页上。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二○二五年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