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年)》,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新课标、新教材等培训,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相关要求。高质量落实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引导全区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认真履行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职能,提高教研成效,营造体育教研和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化推进天宁区学校体育改革工作。
二、工作思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以天宁区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改善教研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理解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整体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管理水平,促进每天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和15分钟课间活动高标落实;深化项目研究,提炼天宁区体育教研经验与推广成果,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品位;加强学业质量评价探索,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深度变革。
1.保障“2•15专项行动”高质量落实。聚焦“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总目标,研制学校大课间和课间活动指导意见,召开专题现场会,以更大力度、更优措施、更强动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按照《江苏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加强学校校长、分管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和体育教师培训研讨,确保2025年秋学期每天1节小学体育课全覆盖、初中试点工作顺利高质量落实。
2.全面保障体育课时量。
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综合价值,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上,按照“区域先行、分步实施”的推进思路,做到各中小学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充分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2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推动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明显提升,近视率、肥胖率显著降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紧抓常态体育课质量
依据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要求,扎实开展日常体育课教学任务,保质保量,要做好,第一,研读:研读新课标、新教材、指导用书,明确相关要求和理念;第二,规划:详细规划学期内容,做好目标设定和阶段划分;第三,设计:精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场地规划、器材创新、内容目标;第四,备课:依据要求做好手写或电子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单元、有课时、有反思、有批注;第五,准备:既要做好学生准备,也要做好教师准备,包括器材、场地、学生心理和身体、相关资料(评价、记录)等;第六,上课:将预设的计划和方案付诸课堂,随机应变,机动调整,抓住资源,促生课堂绽放活力,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第七,反思:课后第一时间反思、重建,为下一次教学实践做好充分的二次设计,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4.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实施。结合“每天一节体育课”和上下午各30分钟大课间的工作落实,引导每一所学校根据自身资源,扎实用好本校的体育教学指南,坚持全员参与、全科参与、全社会参与,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校内外整体建设学校的体育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校本体育课程教学指南”,帮助学校和学生寻找适合的体育学习内容。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围绕“育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开展“大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信息化教学”“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等主题教研,深入探索课堂范式研究。加强学科实践研究,推进课堂转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联动机制,建立家庭、学校、学科、社会多主体参与的学校体育机制。
5.注重体育教研分层与转型。积极探索主题教研和项目、课题研究工作。按学校和集团分层推进区域教研,通过专题调研与研讨等活动强化集团学校体育教研、项目扶持,不断总结提升,促进成果的转化,推动天宁区体育教育教学特色的发展;促进学校主动规划,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优化组织管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形成优秀的校本研究案例,打造一批优秀体育教研组。
6.加强骨干教师与团队培育。结合天宁区学校体育特征,细致分析教师结构和层次,探索培育路径。一是在“step”教师培训和大市的学体频道的基础上,加强主题研讨的设计与组织工作,吸引更多的教师自发参加学习研讨,整体提高教师教学与人文素养,建设自主研修的教师共同体;二是“教师发展论坛”为优秀教师和团队搭建展示与交流的舞台;三是“主题教研”引领区域和学校教师抓住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的问题,系统探索与实践,阶段性展示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和团队发展;四是专题研训与竞赛。通过参与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学竞赛、观摩竞赛与服务竞赛,协同城乡结对、名师工作室、城乡牵手等活动,为骨干教师的培育搭建良好的平台。利用五级梯队的标准,激发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培育区域骨干教师后备力量。
7.持续开展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加强优质教育信息化资源引进、开发与应用,深入研究智能测评设备、AI等前沿科技赋能学校体育教学的路径与方法,抓住省教学新时空智慧教学的平台,有效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定期开展信息化项目组研讨或展示活动,加强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教学、课程、评价、校外体育指导研究,形成典型的课例与案例,凝练教与学新模式,注意收集学生发展的数据,利用数据推动体育教学改进。
8.进一步推进区域体育项目和赛事建设
抓住当前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大体育项目和赛事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提升田径项目的整体水平,启动篮、排、足项目的竞赛计划,完善各个小项目的建设和赛事的规范化。同时,结合2•15专项行动,做好全区各校月度体育联赛的推进工作,真正做好、做实“学练赛评”一体化,使体育课、大课间、俱乐部、竞赛“横向打通、纵向连贯”,编织“课内、课外、校外”融通的属于学生运动健康的整张网。
具体节点工作安排(初定)
二月份
1.开学初教研活动暨新课程标准培训
2.全区体育教研组长会议
3.专题教研活动一
4.“2∙15专项行动”专题培训
5.体育学科中心组例会
6.学校体育年度论文报告会
三月份
1.“2.15专项行动”专题调研
2.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专项培训与研讨:天宁
3.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活动(小学)
4.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5.专题教研活动二
6.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四月份
1.天宁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小学生羽毛球比赛。
2.区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
3.小学体育同题异构公开课
4.中小学生武术比赛
5.省教学新时空研讨活动
6.专题教研活动三
7.大单元教学专题研讨(小学)
8.深化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学校展示与调研
五月份
1.区排球比赛
2.专题教研活动四
3.参加常州市小学大课间的现场观摩会。
4.体质健康抽测工作
5.体育学科中心组活动
6.小学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7.小学大课间评比活动
六月份
1.区篮球比赛
2.青年教师培训
3.专题教研活动五
4.体育假期锻炼方案研讨与布置
5.论文征集评比
6.备赛市各项体育赛事(各单项)
7.暑期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筹备与填报
8.区每天一节体育课、月度联赛活动总结与评估
9.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评价专题研讨
七八月份
1.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暑假夏令营
2.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暑期集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