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春日正好,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局小联校、博爱联校联席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民族音乐教学,旨在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课堂质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成长,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音乐教育。
课堂示范,奏响民族旋律
郑陆实验小学的杨淑君老师率先登场,为二年级的学生带来了一堂极具特色的音乐课《箫》。课堂以一段充满悬念的乐器声音导入,学生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成功引出民族乐器箫的讲解。在认识箫的环节,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聆听箫音、模仿演奏动作,全方位感受箫的独特气质,分辨笛与箫的差异。
在歌曲教学中,杨老师创设“江南宝宝春日游”的生动情境,把歌曲旋律与江南的美景、趣事结合起来。学生们跟着“小导游”的脚步,仿佛走过弯弯石桥、穿过翠绿竹林、荡舟悠悠湖面,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了演唱技巧,领略江南民歌的温婉风格。从最初的听曲感知,到逐句学唱、配乐表演,教学环节紧密相扣,课堂上洋溢着歌声与欢笑。课程尾声,通过笛箫对比展示、笛子演奏模仿和欣赏合奏表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随后,高杰老师带来《杨柳青》,带领学生走进扬州的民歌世界。高老师以扬州的春日美景视频开场,一句方言“乖乖”瞬间拉近了学生与扬州的距离。通过早茶场景视频,学生们体会到了《杨柳青》中苏北民歌的欢快热闹。课堂中,模仿田间施肥、压苗的互动环节别出心裁,学生们在音乐节奏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沉浸在歌曲情境中。针对方言演唱这一难点,高老师示范发音、对比普通话,讲解衬词衬段,帮助学生掌握扬州方言的独特韵味。课程的最后,学生们大胆进行歌词创编,感受民歌的创作活力,体会扬州人民的生活热情。
研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课后,杨淑君老师和高杰老师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徐丽丹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肯定了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教学内容的巧妙编排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同时提出了时间把控、评价方式多元化等改进建议。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金燕南老师结合两堂课的表现,与在场教师共同探讨音乐教学的优化方向。金老师强调,教学要把握整体与细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板块化教学、增加身体律动和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经验共享,共筑教育新篇
卞莉月老师分享了郑陆小学音乐团队在音乐教研中的实践经验。从确立“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深度教研,再到借助人工智能创新教学,团队在音乐教育上不断探索前行。通过举办各类音乐活动,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学校也荣获多项艺术教育相关荣誉。
此次教研活动,为联席音乐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契机,通过课例展示、研讨交流和经验分享,教师们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学能力。未来,局小、博爱联校将持续深耕民族音乐教学领域,让民族音乐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常州市郑陆市实验小学供稿 图文:刘婷钰 审核:金燕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