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研动态>>解小:聚力思维课堂 共探语文新篇
解小:聚力思维课堂 共探语文新篇
天宁区、魏青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联合展示活动暨天宁区STEP小学语文教师成长营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5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郑丽丽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意浓浓芳菲染。4月7日,天宁区、魏青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联合展示活动暨天宁区STEP小学语文教师成长营培训活动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举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邱俊、黄妍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交互研讨和智慧引领三个环节。

课堂展示——妙趣横生展风采

本次课堂展示有两个分会场,演播厅为低段会场,8楼OM教室为高段会场。

高段会场,常州市解放路小学的黄新恬老师执教了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跳水》。课堂以电影《哪吒》巧妙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了探索氛围。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抓关键词句”“分析前后文”“关注细节”等方式,层层深入文本,引导学生步步走进故事的“惊险”核心,特别聚焦于“遇险”场景的还原与角色心理的体验。课堂不仅锤炼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更引导他们思辨选择、理解情感,引发了深度共鸣。    

淮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王玉琳老师执教了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王老师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谁把孩子一步步引上了桅杆的顶端?”这一问题像一条主线,引导学生回望文本、追根溯源,围绕“猴子的挑衅”“水手的哄笑”“孩子的自尊”“父亲的角色”等多重因素展开思辨与推论。课堂上,王老师巧妙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深刻理解“情节的发展是人物性格的外化”,让学生体会到人物行为背后的情感张力与社会暗示学生不再只是“读懂了”故事,而是“读进了”人物的心灵深处。

低段会场,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的赵丹老师以“哪吒”形象导入到“传说”,并引导学生了解“黄帝”的形象,读好第一自然段;随之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关注“造车”段落,借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如何”的思路,一步步深入思考。课堂融合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文化传承,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传说魅力,感受“创造发明”的重要。

接着,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魏青老师和二(3)班的学生一起带来了《太空生活趣事多》。魏老师以“科技节”为切入,视频导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设计“天宫课堂”大情境,通过这一系列任务的设置,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太空生活的奇妙与有趣。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实现综合素养的融合发展,落实新课标中对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交互研讨——思维碰撞促提升

在课堂展示环节结束后,与会教师齐聚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二楼演播厅,围绕“如何在各学习任务群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前置性思考话题,展开了富有深度的交互研讨。step成长营的老师们结合课堂观摩的教学实践,聚焦“精准任务设计”“问题链推进”“学生思维驱动”等核心要素进行了热烈探讨。研讨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积极发言,既有对四位上课老师课堂设计的肯定,也有基于自身教学经验的深入补充。多位老师指出,在“双减”背景下,更应注重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系统培养,而“以生为本、以思促读”的教学理念正是破解教学瓶颈的有效路径。

  智慧引领——明确方向共成长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黄妍老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她聚焦语文新课标中提到的“核心素养”之一——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度评析。黄老师强调,思维发展的关键在于“任务情境的真实性”“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与“评价标准的进阶性”,建议教师以课标为纲,结合学情差异搭建“思维支架”,并尝试通过具体学习活动将“思辨”通过“体验”达成“经验”。黄老师的引领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范式,助力区域语文课堂从“知识传授”向“思维培育”深度转型。

撰稿:李旻轩 郑丽丽  拍摄:李旻轩 郑丽丽  审核:蒋芙蓉  白娟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