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科间的深度融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助力教育创新与实践,3月27日下午,一场以“跨学科学习的常态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教科研研讨活动在青龙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天宁区教师发展中于纯老师莅临参加,出席此次活动的还有青龙实验小学陈娜校长、钱偲偲副校长、解放路小学戴彩娥副校长。全区各校教科室主任及骨干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亮风采
青龙实验小学王玉婷老师给大家展示了《种大蒜》一课。她以转盘游戏的形式呈现学生课前的研究成果。课堂中通过认工具、学步骤、辨一辨、学方法等环节,轻松巧妙的渗透劳动知识,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其中结合音乐、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跨学科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实践氛围中探索大蒜的奥秘。
浦前中心小学郑露华老师给大家来了《花钟》一课。郑老师的课堂教学板块清晰,通过“探寻百花品花韵、探究自然寻花因、探秘花都绘花钟、探索龙城赏花乐”四大板块层层推进,将《花钟》一课的学习与常州本地花卉文化相勾连,在生活情境中组织学生学习。课堂中巧妙融合综合实践、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亲近自然、获取知识。
精彩讲座启新智
青龙实验小学钱偲偲副校长给大家分享了《跨学科主题视角下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的讲座。她以“生活化劳动教育”为立场,融入跨学科学习,拓宽劳动教育的外延,将劳动教育链接真实生活、融入日常生活,在顶层设计中探索实践新样态,在资源优化中建构劳动生态圈,在整合融通中架构课程系列网,在全域共进中铺垫特色发展路,擎画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图谱。
解放路小学戴彩娥副校长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校统整架构与实践》主题分享,从“为什么学”,“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四大方面阐述,以《我是小小营养师》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为例,分享了解小深耕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教育新路径的实践经验。学校基于校园文化以及“跨向生活、跨向未来”的基本主张,构建了螺旋进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及学生年段培养要求,架构了“1+X+N”的课程内容,助力跨学科学习的落地实施,实现校园活动创意转化。
专家引领明方向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高度认可了此次活动的承办及各合作校的精心准备,对本次开展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跨学科学习要有针对性,要做真研究,从学生中来,同时对各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1.研究要从虚向实迈进,理念要落地,活动要有针对性;2工作要由点到面转变,尤其是课题项目,前程后续要有长程规划和进阶落实;3.加强从研到写的论文撰写,以“始”为“终”,抓住每一次论文评选和提升的机会。
专家的点评和建议让我们对跨学科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科研为帆,以实践为桨,在教育的海洋中破浪前行,静待每一朵浪花绽放成璀璨的教育之花!
文:施筱雯
图:程青
审核:钱偲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