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常态教研>>踏歌起舞 乐动课堂
踏歌起舞 乐动课堂
——二实小、解小联席教研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5-05-23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金燕南

 踏歌起舞  乐动课堂

 ——二实小、解小联席教研活动报道

521日上午,以“儿童身体律动与舞蹈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的天宁区小学音乐联席教研活动,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越朗厅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二实小与解小联合开展,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教学研讨盛宴。



活动中,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徐雨蒙、夏孟颖两位老师先后展示了音乐与舞蹈多元融合的音乐研讨课。随后,严雯老师带来了《音舞融合视域下的歌唱教学重构》专题讲座,为课堂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

欢歌波尔卡,舞跃异域风

徐雨蒙老师以斯洛伐克民歌《跳吧 跳吧》为教学素材,尝试运用“歌舞融合”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沉浸式领略波尔卡风格音乐。课堂上,学生以热情的舞步与欢快的歌声,借助肢体律动直观体悟切分节奏的推动感和韵律感,深入把握“模进”的结构规律与韵律之美。徐老师秉持“动态参与”教学理念,将音乐知识融入艺术活动,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斯洛伐克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彰显音乐课堂的活力与感染力。


踏歌高原韵,袖舞藏风情

夏孟颖老师则将视野转向中国少数民族典型歌舞音乐。以藏族踢踏舞为切入点,结合生活经验、地域特征让学生们感受“颤膝”“献哈达”等舞蹈动作。学生通过模仿,在“跺、踏、摆、转”中感受高原舞蹈的灵动与豪迈,在实践中感受藏族传统歌舞“堆谐”的欢快热烈。课堂中夏老师巧妙的通过不同力度、速度的对比,引导学生感受情绪的层层递进,在音乐表现中渗透民族自豪感。这些具身化的体验让抽象的音乐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化作脚下铿锵的节奏与衣袖间流淌的藏族风情。


课例探新径,融合启新思

严雯老师的讲座从“课例选择”“单元意识”“素材补充”“具体实施”四个模块,结合两节课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歌唱教学的新路径。严老师建议可以将课堂打造为“文化体验场”,把身体转化为“情感共鸣体”,让学生在律动中感知节奏韵律,在歌唱中体验文化魅力。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音乐的交流又是一次智慧的碰撞,引发了与会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的深度思考。未来,我们将用心打磨课堂,让教学理念如良种播撒,在课堂实践的沃土里深深扎根、蓬勃生长。

 

                                                  撰稿:顾钰倩、夏孟颖

                                                       审核:蒋冬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