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网站>>教师发展工作室>>“智慧天宁”教师发展工作室>>活动动态>>聚焦心理课堂实践 探索自我觉察新径——“智慧教育”曹烨工作室第十一次线下会议
聚焦心理课堂实践 探索自我觉察新径——“智慧教育”曹烨工作室第十一次线下会议
发布时间:2025-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曹烨

2025年5月21日,“智慧教育”曹烨工作室第十一次线下会议在常州市东坡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曹烨主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研讨及心理团辅体验三大板块展开,为成员搭建了深度交流与专业成长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50529150159.jpg

趣味课堂破拖延 心理赋能促成长

活动伊始,穆慧颖老师带来《不再拖延》主题公开课。本课“认识拖延危害—探索拖延根源—掌握解决策略”为主线,通过情境创设与互动体验,引导学生直面拖延问题。穆老师以“暑假作业”话题引发共鸣,结合海绵宝宝动画案例,带领学生分析拖延成因,迅速点燃课堂氛围;在“拖延外化”环节,学生通过绘画将抽象的拖延具象化为各种形象,深度分享背后故事,挖掘拖延产生的深层心理动因;“1分钟挑战”等实践活动,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高效行动的力量,并掌握设定目标、明确期限等实用技巧。课程尾声,师生共唱《明日歌》,将“今日事今日毕”的信念融入欢乐互动中,实现知识内化与情感升华。

多维研讨明方向 思维碰撞促提升

评课环节中,工作室成员肯定了本节课在情境导入、可视化时间管理、跨学科融合与思维拓展等方面的亮点,提出了任务单优化、平衡课堂节奏与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等建议曹主任也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分享了活动感受。“知”: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拖延的定义及生活中的表现,并通过教学不断矫正和提升他们的理解;“情”:教师需结合自身对拖延的体验与学生共情,帮助他们区分拖延的利弊,建立科学的态度;“意”: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真实反应为核心,确保教学设计与目标一致;“行”:将拖延“外化”的行为可以放在教学最后环节,在学生充分感受拖延的影响后,引导他们将拖延画出来,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心灵卡牌探自我 团辅体验悟成长

活动最后,“涟漪之镜——乔哈里窗OH卡觉察体验”团辅活动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成员们借助OH卡这一心理工具,在陈雅君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卡牌选择与解读,深入探索自我认知盲区,明晰个人成长方向。在“乔哈里窗”理论框架下,成员们坦诚分享卡牌背后的故事与感悟,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更在同伴的互助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对自我的认识;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我,更好地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

本次会议以扎实的课堂实践为基石,以深度的专业研讨为引擎,以创新的团辅体验为延伸,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样本。今后“智慧教育”曹烨工作室将继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为学生的心灵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