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网站>>教师发展工作室>>“智慧天宁”教师发展工作室>>活动动态>>心灵启迪 智慧共读——“智慧教育”曹烨工作室第十一次线上读书会
心灵启迪 智慧共读——“智慧教育”曹烨工作室第十一次线上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5-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曹烨

2025524“智慧教育”曹烨工作室成员相聚云端,开展十一“云上”阅读分享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不被定义的人生第一部分自在离家——不被原生家庭定义”中的5-8章节,分别由工作室成员邱毓老师和陈伟伟老师领读。微信图片_20250529150827.png

邱老师领读“自在离家”中的56两章节。她提到,当父母婚姻出现冲突并将孩子卷入时,孩子容易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这些情况被称为“三角化”,长期下来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和未来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她还列举了孩子卷入父母矛盾的六种常见模式,比如与父母一方结盟、被过高期待等,并给出了四步解决法,即帮助孩子厘清自我身份、量力而行地应对家庭问题,把矛盾还给父母,专注自己未来。在情感阻断部分,她分析了孩子与家人交流不畅的三种表现,并提出理清关系、坚定表达等建议来改善情况。

陈老师领读了78两章节的内容。她探讨了不同出生顺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比如长子往往更具责任感,幼子则更习惯被照顾,而中间的孩子容易形成温和的性格特点。通过生动的案例,她分析了这些性格特征如何影响子女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工作选择。在谈到家族传统时,她指出,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继承或反抗家族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可以以更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传统,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

读书会上,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吴辉老师谈到应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矛盾需要父母自己解决,避免过度卷入家庭问题。穆慧颖和蒋雨萌老师都强调了在家庭关系中保持个体独立性的重要性,既要维系亲情联结,也要明确自我边界。李悦老师则分享了家族传统对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应当理性看待这些传承,在接纳中寻找平衡。几位老师的分享都体现了对家庭关系的深入思考,既有理论支撑又贴近生活实际。

健康的家庭关系需要用心经营,也要学会保持适当距离,在亲密与独立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每个人都活得更轻松自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