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6月12日上午,在凤凰实小开展了天宁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天宁区教育局许嫣娜副局长、区心理兼职教研员张银凤老师、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及骨干班主任代表齐聚一堂,共享这场聚焦“心育”课堂的智慧盛宴。
精彩课堂:看见成长的力量
活动伊始,正衡小学的陈箫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珍惜当下的美好》。陈老师引导学生从苏格拉底“最大的麦穗”故事入手,启发他们思考人生与时间的关系。通过“美好初体验”辨析情绪来源,激发学生对当下的关注;在“美好放大镜”环节中,调动感官感知生活中的美好;学生梳理出值得珍惜的人、事、物,并在去除环节中深入反思其意义。最后以“时光胶囊”封存感悟,为今后的成长埋下温暖伏笔。
随后,红梅实验小学的陈婧水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独一无二的我》一课。陈老师以“树叶差异”及“双胞胎对比”为引,自然切入“独一无二的我”这一主题;借助经典团体游戏“大风吹”,引导学生发现多元特质共同构成独特个体,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接着又以“猜一猜”活动通过他人视角建立自我认知,“放大镜”环节借助同伴互评深化自我觉察,“变变变”任务聚焦自我发展与接纳;课程尾声以励志歌曲与集体合影收尾,将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实现主题的升华与强化。陈老师的课堂环节层层递进,最终引导学生在团体中学会全面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悦纳自我、发展自我。
智慧分享:提升专业素养
本次活动,区心理兼职教研员张银凤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力提升小讲堂”——《同频共振的能量》。张老师结合自身外出学习的感悟,以及教学实践,从“我点评,我点赞,我建议,我运用”四个方面介绍了评课的角度、方法和要点,有效提升了老师们观课议课的专业能力。
思维碰撞:激发智慧火花
在最后的评课环节,两位参与展示的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备课过程进行了分享交流。
陈箫老师认为课堂要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指导,帮助学生觉察当下情绪、理解珍惜的意义。
陈婧水老师认为心理健康课的备课原则、方法,与其他学科是相通的。要立足于教材,讲究学习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体验,强调“心理味”。
接着,区内骨干教师代表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
丽三小学的蒋莉认为陈箫老师的课堂做到了用儿童的语言讲心里道德,用结构化活动承载情感教育,并且双角色共情。焦溪小学的刘丹老师则认为陈婧水老师的课堂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善用实物教具和智能技术,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开放成长场域。
最后,天宁区教育局许嫣娜副局长也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她指出,心理健康课要做到“具体、具象、具生”,并且建议每位心理健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效、有爱、有法”。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课堂教学的展示与观摩,更是天宁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一次集体研修与成长。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活动收获满满,不仅学习了优秀的教学经验,更明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他们将把所学所思带回各自学校,用心用情上好每一堂心理健康课,当好学生心灵的守护者与引路人。
撰稿:许步芸 照片提供:陈箫
![]() ![]() |